面肌痙攣的臨床表現
時間:2014-10-21來源:求醫網
提到面肌痙攣這一疾病,相信很多讀者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本病的臨床特點很明顯,常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發作性、節律性的不自主抽動。由于面肌痙攣的初期癥狀為眼瞼跳動,常常被人們所忽視,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或累及嘴角及頸部,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因此人們一旦發現自己有類似面肌痙攣的癥狀時,就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以免疾病蔓延,給治療帶來困難。
一、面肌痙攣的危害
面肌痙攣患者停止期一切如常人,一旦發作發作可延至數秒鐘至數分鐘。咀嚼、瞬目或隨意的表情動作都是引起面肌抽搐發作的誘因,情緒激動、緊張、勞累或閱讀時間過長等因素也可誘發。
患者病情嚴重時,發作時可終日抽搐不停,甚至睡眠中也可抽搐,妨礙閱讀、駕駛汽車等日常活動。頻繁發作的痙攣還會使病人產生嚴重的心理壓力,懼怕參加社交活動和在公眾場合露面,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此外,個別面肌抽搐可伴發三叉神經痛;此外,某些患者還可伴有患側耳鳴、聽力下降等。
二、面肌痙攣的臨床表現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半側顏面痙攣,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發作性、節律性的不自主抽動。該病發病率為1/10萬,多見于中老年,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了。在致病機理方面,“神經短路”學說現已被臨床醫生所認可,其依據為顱內面神經從腦干的發出部位受到椎-基底動脈系統異常走形血管的壓迫,面神經受到病 理性刺激,產生異常神經沖動,導致面部肌肉抽搐。
在臨床癥狀方面,痙攣多從一側下眼瞼開始,以后逐漸擴散至面部、甚至頸部肌肉,痙攣初期為間歇性,逐漸頻繁,特別是在情緒緊張、疲勞等情況時面肌抽搐明顯。抽搐嚴重時可引起面部疼痛,影響視覺、言語和睡眠,癥狀可有數天至數月的發作間期。
面肌痙攣即面部一側抽搐(個別人出現雙側痙攣),精神越緊張、激動痙攣越嚴重。由于面肌痙攣的初期癥狀為眼瞼跳動,民間又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稱, 所以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病灶形成,發展成為面肌痙攣,連動到嘴角,嚴重的連帶頸部。面肌痙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型面肌痙攣,一種是面癱后遺癥產生的面肌痙攣。兩種類型可以從癥狀表現上區分出來。原發型的面肌痙攣,在靜止狀態下也可發生,痙攣數分鐘后緩解,不受控制;面癱后遺癥產生 的面肌痙攣,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動作產生。
已發現自己有類似面肌痙攣的患者,就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應常規進行腦電圖,肌電圖檢查,必要時還應進行乳突,顱骨X線攝片,頭顱CT及MRI檢查,以排除乳突及顱骨疾患。
查看更多關于面肌痙攣的臨床表現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