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肺病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時間:2014-09-01來源:求醫網
間質性肺病又稱間質性肺炎,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病,主要的癥狀就是日益加重的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而淺,最初僅發生于活動后,隨著病情的加重,發生于靜息并可出現刺激性干咳。該病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很多人想了解間質性肺病的病因,好提早做好預防措施。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就為大家做下詳細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間質性肺病(ILD)確切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不同病因的ILD改變都從肺泡炎開始,在發展和修復過程中導致肺纖維化的傾向有其共同之處,活化的巨噬細胞具有調整淋巴細胞的功能和分泌炎性介質如補體成分,前列腺素,膠原酶,彈性硬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纖維蛋白溶酶活化劑,β葡萄糖醛酸酶,血管生成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作用。
活化T淋巴細胞能分泌淋巴激活素,如巨噬細胞移行遏制因子,白細胞遏制因子,單核細胞趨化因子和巨噬細胞活化因子等,B淋巴細胞能分泌IgG,IgA和IgM等,中性粒細胞能分泌膠原酶,彈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G),酸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D),β 葡萄糖醛酸酶和活化各種體液的炎性路徑等。
病理分類
1、按病理變化分類:
(1)非炎癥性非腫瘤性疾病:如結節病,外源性過敏性肉芽腫性肺泡炎。
(2)肉芽腫性間質性肺疾病:如慢性間質性肺水腫,肺泡蛋白沉著癥,原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尿毒癥等。
(3)無機粉塵吸入性職業病。
(4)增生及腫瘤性病變:如原發性細支氣管肺泡癌誘發肺間質病變,彌漫性霍奇金淋巴瘤。
(5)肺間質纖維化及蜂窩肺(末期肺)。
2、按肺泡結構中聚集的細胞類型分類:
(1) 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型:簡稱中性粒細胞型肺泡炎,巨噬細胞仍占多數,但中性粒細胞增多,并長期在肺泡結構中聚集,為本型最典型的特征,屬于這一型的病變有:特發性肺纖維化(隱源性致纖維化肺泡炎),家族性肺纖維化,慢性間質性肺纖維化伴發于膠原血管性疾病,組織細胞增生癥X和石棉肺等。
(2)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型:簡稱淋巴細胞型肺泡炎,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均增加,但淋巴細胞的增加相對地比巨噬細胞多,中性粒細胞不增加,結節病,過敏性肺炎和鈹中毒等,均屬于這一型。肺實質細胞受某種致病因素的直接作用,或通過炎癥和免疫細胞系統的間接作用而發生急性肺泡炎,在肺泡炎階段,如去除病因或接受治療,其病變可以逆轉。
溫馨提示:以上介紹的就是間質性肺病常見的病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間質性肺病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病情的加重。由于間質性肺炎患者多數伴有氣道高反應狀態,煙、酒和過咸食物的刺激,輕易引發支氣管的反應,加重咳嗽、氣喘等癥狀。
查看更多關于間質性肺病的病因病理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