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瘦香菇是屬于精神病嗎
時間:2016-10-24來源:求醫網
很多人經常將心理障礙與精神病混淆,認為心理疾病就是精神病。
其實不然,這兩種類型的疾病是有實質區別的。專家說“如果把我們一般人的正常心理狀況稱為正常狀態的話,那么相對于這種狀態就屬于非正常狀態。所有非正常狀態的人都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適宜對象。這些對象按輕重程度可大概分為正常人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和精神病三種。“五大外界刺激引發心理問題。”
正常人的心理問題是指正常人遇到外界刺激時會出現緊張、煩躁、絕望、沮喪、傷心等焦慮、抑郁負性情緒的一種心理狀態。”專家指出,“要注意五大外界刺激引發心理問題。”
一是適應問題(環境改變后不能適應,如遷徙、換工作、畢業后剛走上工作崗位);二是戀愛婚姻問題(失戀、父母對自己選擇的戀人不滿意、戀人之間鬧矛盾、夫妻矛盾、婚外戀情、離婚等);三是人際關系問題(如與單位同事或朋友或鄰里之間鬧矛盾,姑嫂、婆媳等親戚之間的矛盾等);四是子女教育問題;五是重大喪失事件(如喪偶、喪子、下崗、失業、傷殘、災難等)。
遇到這些問題時,很少有人會去心理門診咨詢,因為心中的郁結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遷,漸漸就能化解。這些人之所以被稱為“正常”,是指其人格比較健全、完整,旁人沒有覺著他們“怪”或者“與旁人不一樣”。心理障礙不是“病”.
其實患有心理障礙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見。這些人也能像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社交圈子,但生活質量不高。心理障礙的人一般有自知力,他們能感覺自己某些方面不好,可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治療心理障礙,如果只是淺層次的心理咨詢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需要長期的(一年或幾年)深層次心理幫助—心理治療。經過治療,他們在生活各方面的問題會越來越少,最終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精神病治療需及時精神病是指嚴重的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異常:不能正常地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
目前的醫學手段水平尚未能明確發現大部分精神障礙病人的神經系統與常人有很明顯變異,但其言語、行為、思維、情緒等各方面的表現與常人不一樣。精神病有很多種類,有少數幾種精神病人的緩解期表現與常人差不多,只要不犯病就能大致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些精神病人早期表現類似神經衰弱,但更多的精神病人呈現慢性衰退的趨勢,似乎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很難與正常人交流和溝通,幾乎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
專家提醒:不管是心理疾病還是精神病,患者及家屬都應該盡早尋求解決方法,和專業的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生積極配合,以此擺脫疾病困擾。
【本文由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藍瘦香菇是屬于精神病嗎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