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病因機理
時間:2015-02-09來源:求醫網
脊柱骨折系指脊椎體或其附件發生骨折,脊柱骨折和脫位約占全身骨折的5%~6%,傷情比較復雜,常伴發脊髓及神經根損傷。輕者可遺留腰背痛,影響勞動力,重者可造成終身殘廢:頸椎骨折脫位約50%可合并脊髓損傷,僅半數可恢復,死亡率約15%。脊柱骨折脫位多發生于頸椎和胸、腰段。
頸椎損傷常見:單純頸椎體壓縮骨折;頸椎脫位,脫位之椎體向前移位,一側或兩側椎間小關節可發生交鎖,脊髓被挫傷或受壓迫;寰、樞椎骨折與脫位。寰椎橫韌帶斷裂,寰椎向前脫位,樞椎齒突基底部骨折,寰椎向前脫位,可引起脊髓損傷。
胸、腰椎損傷常見:單純椎體壓縮骨折;椎體粉碎壓縮骨折,椎體后部后凸可壓迫脊髓;脊椎骨折脫位,上段椎骨向前移位,椎體前部壓縮或崩裂,后方韌帶斷裂,關節突骨折或脫位或關節突交鎖,椎管連續性被破壞。
附件骨折:有關節突骨折,椎間小關節脫位,椎板、椎弓根、橫突和棘突骨折。椎弓峽部骨折多見于下部腰椎,雙側發生時,可引起脊柱滑脫。
查看更多關于脊柱骨折的病因機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