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腎炎(腎炎)

間質性腎炎的常規檢查
間質性腎炎,又稱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管間質性急慢性損害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在診斷時。需要做一下幾種常規的檢查。
1、尿液檢查
一般為中少量低分子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在0.5~1.5g/24h,極少>2g/h;尿沉渣檢查可有鏡下血尿、白細胞及管型尿,偶可見嗜酸細胞。腎小管功能異常根據累及小管的部位及程度不同而表現不同,可有腎性糖尿、腎小管酸中毒、低滲尿、范可尼綜合征等。
2、血液檢查
部分患者可有低鉀血癥、低鈉血癥、低磷血癥和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等表現。血尿酸常正常或輕度升高。慢性間質性腎炎貧血發生率高且程度較重,常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急性間質性腎炎患者外周血嗜酸細胞比例升高,可伴IgE升高,特發性間質性腎炎可有貧血、嗜酸細胞增多、血沉快、CRP及球蛋白升高。
3、影像學檢查
急性間質性腎炎B超可顯示腎臟呈正常大小或體積增大,皮質回聲增強。慢性間質性腎炎B超、放射性核素、CT等影像學檢查通常顯示雙腎縮小、腎臟輪廓不光整。影像學檢查還有助于判斷某些特殊病因,如尿路梗阻、膀胱輸尿管反流、腎臟囊性疾病等。靜脈尿路造影(IVU)可顯示止痛劑腎病特征性的腎乳頭壞死征象。由于造影劑具有腎小管毒性,因此,在腎小管損傷時應慎用。
4、腎活檢病理
病理檢查對確診有重要意義。除感染相關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外,其他類型均應積極行腎穿刺,以區別腎間質浸潤細胞的類型及纖維化程度,從而有助于治療方案的制定后預后的判斷。

- 友情鏈接:
- 間質性腎炎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