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要檢查的項目有什么
時間:2017-01-03來源:求醫網
糖尿病足患者要檢查的項目有什么?一般來說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檢查的項目有五種,這五種檢查項目需要定期的進行檢查,這樣才能確保能夠觀察到疾病的發展情況。本文小編為大家請來了專業的治療糖尿病足的專家,為您來詳細介紹下糖尿病足患者要檢查的項目有什么。
糖尿病足患者要檢查的項目有什么?
1.查體
一般爻行雙下肢膝關節以下的部分徹底的進行查體。查體頻率大概要保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對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來說,應更為的頻繁。通過檢查,我們需要觀察記錄的內容主要有:步態異常、鞋子的磨損情況,以及有無外物突入鞋內部、血管搏動、毛發生長、皮溫和毛細血管再充盈情況、觀察足與足跟部的畸形與組織破壞、潰瘍的位置與大小、有無水腫或是炎癥的表現。還應檢查關節的穩定性以及肌肉的力量。
2.全面的神經學檢查
反射、運動和感覺功能的檢查。定性的感覺檢查,如輕觸覺、兩點辨別覺、針刺覺和本體感覺。定量的感覺檢查,最常使用Semmes-Weinstein尼龍單絲進行壓力檢查。
3.血管檢查
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檢查為動脈多普勒超聲。其數據由一定壓力或踝-肱指數表示。踝-肱指數達到0.45被認為是截肢后傷口可愈合的最小值。足趾血管壓力一定值達到40mmHg是傷口愈合標準的最小值。注意有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出壓力值假性升高的現象。其他的血管檢查包括皮膚灌注壓和經皮氧分壓的測定。前者是通過試驗確定皮膚受壓后阻斷其再充盈所需的最小壓力。后者也可用來確定截肢術后愈合的潛力。壓力如果小于20mmHg則有很高的傷口感染風險,而高于30mmHg表明有足夠的愈合潛力。
4.實驗室檢查
血糖控制在糖尿病足的護理中非常重要。如果糖尿病代謝控制不佳則有較高發生潰瘍的風險。如果血紅蛋白A1c(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則潰瘍愈合時間延長以及復發的可能性增大。這些指標的變化預示了患者依從性和愈合最優化的情況。此外,還應檢查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總淋巴細胞計數。利于組織愈合的最小值為:血清總蛋白濃度高于6.2g/dl;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3.5g/dl;總淋巴細胞計數大于1500/mm3。
5.影像學檢查
普通X線為一線的診斷性檢查,用來評價應力性骨折、骨折、骨溶解/骨破壞、脫位、半脫位和足踝部骨性結構改變的情況;CT用于評估皮質骨的細節和改變效果較佳,如評估術后骨折或融合的愈合情況。此外,CT還可用于評估軟組織疾病,如膿腫;MRI對于各種原因造成的軟組織和骨組織改變都非常敏感,如應力骨折、膿腫、骨髓炎或神經性關節病變等。但是對于分辨Charcot關節與骨髓炎有困難。因兩種病變都有骨髓水腫與侵蝕樣改變。
以上五種檢查項目就是“糖尿病足患者要檢查的項目有什么”的全部內容了,糖尿病足患者到醫院后,一定要聽取醫生的意見進行全方面的檢查后然后制定治療方案,切勿盲目自行治療。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糖尿病足患者要檢查的項目有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