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分析糖尿病的癥狀
時間:2017-01-04來源:求醫網
中醫如何分析糖尿病的癥狀,糖尿病在我們生活中是常見病,糖尿病在中醫的病名中即消渴病,消渴是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癥。下面我們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中醫如何分析糖尿病的癥狀。
糖尿病中醫認為消渴的病因多有稟賦不足、飲食失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等。其病機主要在于陰津虧損,燥熱偏盛。其病變的臟腑主要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本病的病歷因素主要是虛火、濁瘀。病理性質為本虛標實。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
消渴病雖有在肺、胃、腎的不同,但常?;ハ嘤绊憽H绶卧锝騻?,津液失于敷布,則脾胃不得濡養,腎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熱偏盛,上可灼傷肺津,下可耗傷腎陰;腎陰不足則陰虛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終致肺燥胃熱腎虛,故“三多”之癥??上嗷ゲ⒁姟?/p>
消渴病日久,則易發生以下兩種病變;一是陰損及陽,陰陽俱虛,其中以腎陽虛及脾陽虛較為多見。嚴重者可因陰液極度耗損,虛陽浮越,而見煩躁、頭痛、嘔惡、呼吸深快等癥,甚則出現昏迷、肢厥、脈細欲絕等陽亡危象。二是病久入絡,血脈瘀滯。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機之一,且糖尿病多種并發癥的發生也與血瘀密切有關。
在辨證上首先分清三消的臟腑部位。多飲癥狀較為突出者為上消,以肺燥津傷為主;多食癥狀較為突出者為中消,以胃熱熾盛為主;多尿癥狀較突出者為下消,以腎虛為主。其次辨標本。本病以陰虛為主,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一般初病多以燥熱為主,病程較長者則陰虛與燥熱互見,日久則以陰虛為主,進而由于陰損及陽,導致陰陽俱虛。
糖尿病的基本病機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故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本病的治療大法。由于本病常發生血脈瘀滯及陰損及陽的病變,以及以并發癰疽、眼疾、勞嗽等癥,故還應針對具體病情,及時合理地選用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益氣、滋補腎陰、溫補腎陽等治法。
以上就是“中醫如何分析糖尿病的癥狀”的說明。看到以上講解,我國中醫講究好的醫生在于治未病,因此要求我們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態與樂觀向上的態度,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會大大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生。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如何分析糖尿病的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