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的發病原因
時間:2015-02-10來源:求醫網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氣管肺炎。常見的是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狀病毒。免疫遏制宿主為皰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易感者,骨骼移植和器官移植者易患皰疹病毒和巨細胞病毒感染。
病毒經呼吸道感染,先從眼、鼻、咽黏膜侵入上皮細胞繁殖3天~5天后發生上呼吸道急性炎癥,并可蔓延至附近組織引起自上而下的呼吸道炎癥,5天~10天后發展為肺炎。病毒可經血循環形成病毒血癥而引起全身病變,常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臟等重要臟器,出現各系統的嚴重癥狀。病毒侵入細胞后可以導致以下結果。
1、在細胞內繁殖,引起細胞病變,并從細胞中釋放出大量病毒再侵犯其他細胞,從而發生急性感染。
2、病毒侵入某些細胞,如扁桃體淋巴細胞,可持續數年而無癥狀發生,病毒的釋放也呈波動性,提示可引起潛在性或慢性感染。
3、病毒(腺病毒A和B亞屬)在細胞內增殖時,其DNA與細胞內DNA組合,促進細胞增殖而不形成感染性病毒顆粒。
查看更多關于病毒性肺炎的發病原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