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式具體有哪些
時間:2017-03-13來源:求醫網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式具體有哪些?對于很多女性朋友來說,一生當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婦科疾病,有些炎癥的治療和危害相對較小,患者只要通過簡單的治療即可痊愈,但是有些疾病的治療相對復雜,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疾病必須要盡早治療,必要還需入院治療。本文,小編就為您詳細說說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式具體有哪些?
1、丹那唑。
每日400~600毫克,連續3~6個月,90%的患者癥狀可緩解,痛經、盆腔痛減輕或消失,很大一部分患者受孕,但未受孕不繼續服藥,則2~3個月后復發,癥狀重現。肝腎功能不佳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慎用。
2、內美通。
每次服2.5毫克,一周2次,共服藥3~6個月。
3、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聯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
目的是使子宮內膜萎縮,但如果使用不當,可發生突破性出血,用藥須持續6~9個月,否則效果不大,停藥后數月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病情和癥狀又將復發。
4、三苯氧胺。
有報道說,使用三苯氧胺10毫克,一日2~3次,連續2~3個月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疼痛減輕,經量減少,甚至閉經。
5、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及其類似物。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28天皮下注射一次,一般主張用藥持續6個月較妥。長期應用遏制卵巢功能,雌激素分泌減少,可導致骨代謝遏制,易產生骨質疏松癥,藥物較昂貴。
6、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
根除性手術,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及異位內膜病灶,適于年齡45歲以上、不要求生育且病重的患者;年齡在45歲以下者可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以維持卵巢內分泌功能;對年輕要求生育的患者,切凈或破壞異位內膜病灶,保留子宮及至少一側卵巢、輸卵管的生育功能。只要有卵巢存在,一般不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生活質量,但術后殘余小病灶均有持續生長、復發的可能。
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法均有遏制卵巢分泌激素功能至閉經的可能,但可暫時阻止病情發展,或使病灶縮小,起到緩解痛經、盆腔痛減輕或消失,提高受孕率。但如未孕不繼續服藥,隨著卵巢功能漸漸恢復,通常停藥2~3個月后復發,癥狀重現。注意有血栓史者或肝腎功能不佳者不用或慎用藥物治療,服藥者均需注意其肝功能損害及雄性化等副反應,上述藥物中尤以丹那唑為明顯。中藥治療對部分病人可起到遏制病灶發展,緩解癥狀及調經促孕的作用。
以上就是有關“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式具體有哪些”的全部介紹了。如果您對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還有疑問,可以到正規醫院婦科進行咨詢了解哦。最后,小編祝福廣大的患者朋友們早日康復,擺脫疾病的困擾。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式具體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 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方法 |
- 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因 |
- 子宮內膜異位癥飲食 |
- 子宮內膜異位癥專家 |
- 子宮內膜異位癥醫院
- 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指南 |
- 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 |
- 子宮內膜異位癥檢查 |
- 視頻 |
- 子宮內膜異位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