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血管畸形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4-10-23來源:求醫網
腦血管畸形是小兒常見病,深深危害兒童的日常生活學習及成長發育,最常發生在兩個部位:即大腦大靜脈及大腦半球靜脈。可見劇烈頭痛、嘔吐及頸強直等腦膜刺激癥狀。并可見抽搐、偏癱、單癱或失語等。病兒可因顱壓增高神志逐漸昏迷。因此治療小兒腦出血管畸形刻不容緩,首先要防止出血,之后在選用手術和非手術兩種療法使因出血所致的腦組織損害得到最良好的恢復。
小兒腦血管畸形的治療方法
對腦血管畸形的治療,首先是防止出血,控制癲癇和改善神經功能。對于已有出血者,則應針對降低出血死亡率和再出血,使因出血所致的腦組織損害得到最良好的恢復。治療方面可分為非手術和手術兩種方法。
1.非手術療法:對腦部深在的血管畸形、病情危重者、手術困難或一時不能立即手術者,可進行積極內科治療。特別是蛛網膜下腔出血者,應一定臥床休息至少4周。對精神煩躁患兒應選用適量鎮靜藥。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以控制腦水腫。癲癇發作常為出血前相當長時間的一種主要臨床征象,也可伴發于出血時或其后,即使經手術治療,仍有不少病兒發生癲癇,故必須堅持有效的抗癲癇治療,以防止繼發性腦損害。
2.手術療法:近年來隨著麻醉方法、手術技術和器械的發展,手術死亡率和致殘率大為降低,手術范圍也有所擴大。目前多主張有出血史,或病變小、手術易達到者,應手術切除。嬰兒腦動靜脈畸形伴有腦積水者,可能需做腦室分流術。
預后:對于有腦動靜脈畸形的患者,盡管首次出血后的前5年內,再出血的危險性可能較大,但是發生顱內出血的危險性估計每年為3%病人。由于現代外科手術技術的進展,手術治療的死亡率已顯著減少。近年有人報道既往有腦出血者手術治療死亡率為1.8%。既往無腦出血者,則手術治療無死亡。兒童患者包括手術療法及非手術療法總的死亡率為11%~21%。對于Calen靜脈動脈瘤患兒,如能存活3~4年之久則少有死亡。
溫馨提示:積極地治療小兒腦血管畸形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腦動靜脈畸形的患兒中,約60%以上有長期頭痛史,這可能與腦血管擴張有關。多似偏頭痛,但頭痛的部位與病變的位置無明顯關系。腦水腫、腦積水和顱內壓增高也可引起頭痛,當血管畸形出血時頭痛更加劇烈,并常常伴有嘔吐,后頸部疼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因此發現自己有類似癥狀者,就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以免疾病蔓延。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腦血管畸形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