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折后應該怎么辦才好
時間:2017-08-23來源:求醫網
小兒骨折后應該怎么辦才好?骨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小兒骨折就是幼兒出現骨折的情況,因為小孩子的骨骼發育未完成,以及身體體質較差,所以發生骨折是比較容易的事,一旦小孩出現了小兒骨折,那么就需要盡快到醫院進行處理,家長朋友們不要盲目自行包扎處理哦,本文小編就為大家具體說說小兒骨折后怎么治療比較好。
小兒骨折后應該怎么辦才好:
小兒骨折以保守治療為主,大部分小兒骨折是不需要手術治療,只需要石膏固定即可。如有關節內骨折,或明顯移位無法復位,復位后無法保持穩定的骨折,可切開復位+內固定。目前小兒骨折大多可以進行微創治療,即用鈦制彈性髓內釘或空心釘,僅需小切口,透視下閉式復位,治療移位性骨折,具有創傷小,不破壞骨折端血運,療效好,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小。目前我院已運用此技術治療小兒骨折患兒數百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圖即為微創治療尺橈骨雙骨折的X線片。
小兒骨折60%—70%為上肢骨折,部位多為腕、肘、肩關節處。但是,并非所有家長都能及時發現孩子骨折并送患兒就診,時常有孩子骨折數日后才被家長送來。小兒骨折后應該怎么辦才好?
如果兒童因戶外活動摔傷,導致上肢出現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情況,即可能發生了小兒骨折。家長應立即將其受傷上肢屈肘90度置于胸前,切忌按揉腫脹部位,以防加重損傷。若現場有條件的,可用書本、木板等進行簡單的固定,然后迅速送往醫院檢查、治療。
對于小兒骨折患者來說,家長往往缺乏護理知識而束手無策,或因護理不當導致患兒骨折處重新錯位。因此,兒童出現小兒骨折后,家長應及時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并向醫護人員學習一定的護理知識。出院后必須定期復查。
兒童腕、肘、肩關節若發生骨折,關節多腫脹嚴重,整復夾板或石膏固定后,家長應嚴密觀察患兒手指的血液循環、活動度、知覺、顏色的變化。若出現指尖發涼、發紫、發青,疼痛劇烈,手指麻木,伸屈不利,局部感覺過敏,被動牽拉手指引起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家長應嚴密觀察石膏等外固定松緊度,保持有效的外固定。未經醫生允許,千萬不能隨便松緊外固定帶子,以防骨折再移位。石膏固定的松緊度,以肢體在石膏內不空、指尖無異常癥狀為宜。
在醫生指導下,家長應幫助小兒骨折患兒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功能鍛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腫脹消退、刺激骨痂生長、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整復固定一周內,僅做手指屈伸活動;一周后做握拳、伸指活動,腕關節屈伸活動;兩周后逐漸加大活動量,并做提肩活動;去除外固定后,練習肘關節屈伸活動。
溫馨提示:有關于“小兒骨折后應該怎么辦才好”的介紹就到這里吧。小兒骨折后,家長朋友一定要盡快帶孩子到醫院骨科進行檢查和治療,不要拖延不治或是自行治療,幼兒的骨骼發育還未成熟,所以非常脆弱,必須要接受正規治療才行哦。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骨折后應該怎么辦才好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