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乳頭溢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7-08-31來源:求醫網
乳頭溢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一般分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兩類。前者見于妊娠期和授乳期婦女,后者是乳腺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女性發現乳頭溢液需警惕四大疾病,如乳房囊性增生、乳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癌等等。專家提醒女性朋友在發現癥狀時還需盡早就醫診治,以免病情加重。那么。治療乳頭溢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是介紹。
西醫治療乳頭溢液:
1、對于乳頭內陷處淤積的物質引起的假性乳頭溢液的治療,首先是需要將乳頭內陷的乳頭通過牽引治療好,然后對乳頭周圍進行局部清洗,保持整潔,溢液的情況就會得到治療。
2、對于長期服用藥物引起乳頭溢液的患者,需要停止藥物或者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3、對于在哺乳期間或者是斷奶之后出現的正常的生理乳頭溢液,可以隨時觀察,一旦出現溢液性狀的改變,及時就診。
4、對于真性溢液及病理性的乳頭溢液的治療,根據溢液的性質、細胞學檢查、乳腺導管造影檢查和入關腔鏡的檢查來判斷其溢液是否為腫瘤所致。
5、非腫瘤性乳頭溢液的治療:常為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囊性增生等引起。前者可行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后者可行中藥治療、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6、腫瘤性乳頭溢液的治療:則常為導管內乳頭狀瘤或導管內乳頭狀癌所引起。前者行局部區段切除,后者應行乳腺癌治療術。
中醫辯證治療乳頭溢液方:
1、腎精不足,沖任失調型乳頭溢液:癥狀,可伴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月經提前或不定期,脈沉細。診斷為腎精不足,沖任虧虛,宜益腎填精,固沖任。藥方:熟地20g,山藥18g,仙茅12g,淫羊藿15g,山萸肉15g,旱蓮草15g,夏枯草20g,麥芽15g,云苓18g,澤瀉12g,丹皮12g,蓮子12g,甘草6g,梔子9g,芡實12g。
2、肝郁氣滯型乳頭溢液:癥狀,病人乳房脹痛,情緒抑郁,胸脅脹痛,易怒,脘腹脹悶,食欲不振。診為肝氣郁結,傷及脾胃,迫乳外溢。治宜疏肝理氣,健脾。藥方:柴胡9g,白芍12g,當歸12g,白術15g,云苓18g,薄荷9g,熟地15g,大黃8g,麥芽15g,梔子12g,芡實15g,旱蓮草20g,蓮子12g,郁金12g,薏苡仁20g。
3、氣血虧虛型乳頭溢液:癥狀,可見病人面色淡白,少氣懶言,自汗,乏力,頭暈眼花,心跳加快,少眠多夢,月經失調,或月經量少,舌淡,脈弱。診斷為中氣不足,氣血虧虛。治宜補氣養血,固攝止溢。藥方:黨參24g,白術18g,五味子8g,川芎10g,云苓15g,白芍12g,熟地15g,當歸12g,丹參15g,黃芪24g,梔子9g,旱蓮草18g,香附10g,阿膠12g(烊化),山慈菇12g,山藥18g。
以上就是關于“治療乳頭溢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幫助。乳頭溢液的發病往往提示著乳房疾病的發生,因此,女性朋友對該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做到早發現早診治。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乳頭溢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