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治療尿毒癥的常見誤區都有哪些
時間:2018-02-02來源:求醫網
臨床治療尿毒癥的常見誤區都有哪些?尿毒癥也可以理解為是慢性腎衰,主要是指患者的腎臟功能出現不可逆的衰退一直到功能喪失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病癥。尿毒癥對于很多人來說屬于不治之癥,但是應該做的治療我們還是要做的,只要積極科學的進行治療就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生命周期和生存質量。那么說到這,您知道治療尿毒癥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嗎?
臨床治療尿毒癥的常見誤區都有哪些:
1、很多尿毒癥患者會認為換腎是目前治療尿毒癥較好的解決辦法,其實不然。很多的尿毒癥患者一旦出現嚴重的癥狀后,就會聯想到換腎。事實上很少有人能幸運的成功進行換腎手術,因為能拼配合適的腎源太少了,如果不是直系親屬能夠提供的話,按照我國的法律,必須要等待尸體腎。如過一些尿毒癥患者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有腎炎活動期、消化性潰瘍、有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那么也是不建議做腎移植手術的。
2、透析治療尿毒癥是無法擺脫的。尿毒癥一直以來都是很難攻克的疾病。在西醫治療方面認為尿毒癥患者如果開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擺脫掉是不可能的,其實事實卻不盡如此。因為每個人的原發病是不一樣的,導致尿毒癥的發病機理,也是不同的。想要擺脫透析,只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除誘因才可以。
3、指標降低就證明腎病好轉,對于各種早期腎病,如果單純的重視尿蛋白、白細胞、潛血、膿球的控制治療,單純的把指標降下來,而不對腎臟病變的原因進行治療,最終會出現腎臟功能下降,血液中大量毒素蓄積,血肌酐、尿素氮不斷升高。傳統的治療辦法認為:只要使血肌酐、尿素氮化驗指標下降了,腎病就得到控制了。于是給尿毒癥患者口服愛西特、尿毒清、金水寶、淀粉、腎衰寧等腸道排毒藥物,用來降低肌酐、尿素氮。卻忽視了,對已經嚴重病變的腎臟本身,的功能就行修復,這樣在服用這些,降低指標藥物的同時,腎臟也會受到大量藥物的侵害,腎臟功能迅速惡化,從而失去了非常寶貴的治療時機。尿毒癥患者逐漸出現嚴重的貧血、頻繁嘔吐等尿毒癥癥狀,不得不走上長期血液透析或是換腎的道路。
溫馨提示:有關“臨床治療尿毒癥的常見誤區都有哪些”的介紹就先到這里吧。對于尿毒癥這種疾病來說,患者不能對此有過度的恐懼,應該積極的樂觀的去面對疾病的出現,積極進行治療才行。只有保持正確的態度面對疾病,才能盡快戰勝它。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治療尿毒癥的常見誤區都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