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注射疫苗達到狂犬病的預防治療目的
時間:2015-02-12來源:求醫網
狂犬病是一種高致死率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人被貓狗咬傷以后可能會感染狂犬病病毒,從而患上狂犬病,目前對于狂犬病的治療無有效方法,因而為了避免狂犬病的發生,注射狂犬病疫苗是一種常見的預防治療方法。
被咬后盡快開始疫苗的全程注射,常用的狂犬病疫苗有四種:羊腦組織滅活疫苗(森普爾氏疫苗)、鴨胚疫苗、乳動物腦組織滅活疫苗及組織培養疫苗。前三者應用較久,均為最粗糙的生物制品,含有大量的非病毒抗原物質,能導致嚴重的甚至致死的并發癥,如腦脊髓炎、腦膜炎等,其免疫原性低,故需注射較長時間。
因此目前多主張應用組織培養疫苗,如地鼠腎疫苗、胎牛腎疫苗、雞胚細胞疫苗及人二倍體細胞疫苗等,其中以人二倍體細胞疫苗較好,不僅預防效果好,也無嚴重不良反應。若既往已接種過全程其他狂犬病疫苗,則僅需注射一次即可。
國內目前生產的地鼠腎疫苗與之相似,值得廣泛應用。如果咬傷嚴重,有多處傷口或傷口在頭、面、頸、手指者,在接種疫苗同時應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而合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血清的抗毒素可以及時中和體內的游離病毒,防止病毒擴散,相對的延長狂犬病的潛伏期,使機體有足夠的時間產生自身的抗體,減少發病的機會。
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應做過敏試驗。因免疫血清能中和游離病毒,也能減少細胞內病毒繁殖擴散的速度,使潛伏期延長,爭取自動抗體產生的時間,從而提高疫苗療效。應用抗狂犬病血清后可遏制自動抗體的效價和延緩其產生的時間,抗狂犬病血清注射的方法是一半肌肉注射,一半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對與狂犬病病毒、病獸或病人接觸機會較多的人員應進行感染前預防接種。
狂犬疫苗應分別在第0、3、7、14、28天各肌肉注射1針,共注射5針。0是指注射第1針的當天,以后以此類推。如果需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時建議在使用疫苗的前一天或當天使用,并應在疫苗全程注射5針后的第10天、第20天再各加強注射1針。注射狂犬疫苗和血清要及時、全程、足量。
查看更多關于及早注射疫苗達到狂犬病的預防治療目的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