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妊娠期腎病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4-10-23來源:求醫網
出現妊娠期腎病的原因主要是孕婦在妊娠期的生理變化導致的腎功能的改變。從妊娠中期始孕婦的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均可增加30%—50%,持續至分娩后逐漸恢復。妊娠本身所致的腎病綜合征,主要有兩種類型。此外,妊娠前原有腎小球疾病在妊娠期也可出現腎病綜合征。妊娠誘發的腎病綜合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先兆子癇誘發腎病綜合征,一種是周期性妊娠腎病綜合征。
出現妊娠期腎病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請看具體介紹:
一、先兆子癇誘發腎病綜合征
這是妊娠晚期最多見的腎病綜合征。在妊娠24周后出現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高脂血癥、高度水腫及高血壓,它是由于 PIH 引起的大量蛋白尿的后果。First等報道11例妊娠后期出現的腎病綜合征,經腎活檢證明具有先兆子癇的特征,而無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病理變化。
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及腎病綜合征發生在妊娠第23~39周。尿蛋白為5.7~23g/d,血清白蛋白在18~35g/L(1.8~3.5g/dl),尿素氮為2.5~5.4mmol/L(7~15mg/dl),肌酐70.7~123.8μmol/L(0.8~1.4mg/dl),尿酸為374.7~606.7μmol/L(6.3~10.2mg/dl)。出生嬰兒8個存活(包括一雙胞胎),4個死嬰。產后癥狀都消失。其他作者報告相似,都認為這種腎病綜合征胎兒死亡率較高,而母體的預后與一般的 PIH 相似。
二、周期性妊娠腎病綜合征
周期性妊娠腎病綜合征(cyclic nephrotic syndrome of pregnancy)較為少見,對母體及胎兒影響較小,此病高血壓及腎功能均正常,故預后較先兆子癇誘發腎病綜合征為好。產后自行緩解,下次妊娠又可發生。一般認為主要是妊娠期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常降至5~10g/L所致。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為出現妊娠期腎病原因的具體介紹,希望對患者朋友有所幫助。妊娠期急性腎衰多發生于妊娠初三個月和末三個月。早期以十到十二周為高峰,主要發生于敗血性流產,少數繼發于妊娠劇吐的水鹽丟失。后期以三十四到四十周為高峰,主要由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先兆子癇、子癇所致。其次為產科并發癥如胎盤早期剝離,羊水栓塞和大出血。少數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查看更多關于出現妊娠期腎病的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