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該如何護理帕金森綜合癥患者
時間:2015-03-04來源:求醫網
一、按摩、運動鍛煉。
指導帕金森綜合癥患者的肢體功能的康復幫助并指導其學會輕揉按摩面部、四肢、腹部肌肉及足底,手掌穴位,每日4~6次,每次30分鐘。鍛煉呼吸肌;提肛法鍛煉會陰部肌肉等。按摩后肌張力減低,可進行運動鍛煉。如練習四肢聯帶運動,盡造加大步距;練習持法;持獨立完成日常生活如洗臉、刷牙、進食起等。
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
細心解釋帕金森綜合癥患者的病因、發病過程、轉歸,讓患者了解自己,并讓患者明白該如何康復。尊重患者,稱呼患者不要用床號代替,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各種娛樂活動,向患者傳遞社會信息,幫助患者與患者交往,激勵戰勝疾病信心,提高帶病生活質量。
三、心理護理。
老年帕金森綜合癥作為一種慢性進展性變性疾病,不僅可導致功能障礙,可產生外源性抑郁和恐懼、失落等心理障礙。早期預防各種致病的心理因素,并針對性改變患者自卑等心理,對控制老年帕金森綜合癥有幫助。
帕金森病患入院后,由于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心理會不適應,護士的任何生硬、冷淡的態度都能給患者心理造成不利因素,護士應配合家屬密切注意其思想動向,及時解除其心中郁悶,與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并針對不同年齡、職業文化水平和心理需求,因人施教。
四、加強防范。
加用防護欄,防跌交及墜落跌傷,鼓慟使用拐杖:日常用品避免使用易碎物品;建議使用寬大衣物,選用按鈕、拉鏈、自粘膠代替鈕扣以避免自殺或外傷。
查看更多關于日常該如何護理帕金森綜合癥患者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 帕金森綜合癥治療方法 |
- 帕金森綜合癥病因 |
- 帕金森綜合癥飲食 |
- 帕金森綜合癥專家 |
- 帕金森綜合癥醫院
- 帕金森綜合癥治療指南 |
- 帕金森綜合癥癥狀 |
- 帕金森綜合癥檢查 |
- 視頻 |
- 帕金森綜合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