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下垂的食療方
時間:2015-03-04來源:求醫網
腎下垂是一種女性常見的疾病,腎下垂是指腎臟隨呼吸活動所移動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圍,中醫食療對于腎下垂的治療有顯著的功效,下面中醫就為腎下垂患者介紹一些食療方。
1、人參黃芪粥:炙黃芪30克、人參5克切薄片,清水浸泡30分鐘后煮沸,3小火濃縮藥汁;取汁后,再如上法煎取藥汁,2次汁合并。粳米100克加適量水煮成爛粥,入白糖適量。早、晚用藥汁與米粥調勻食。
功能健脾益氣,升陽舉陷。主治老年性中氣不足型腎下垂;癥見氣短神疲,腹脹,自汗。
2、升麻燉烏龜:新鮮烏龜肉120克切片,升麻12克用紗布包好,同入沙鍋加適量水,隔水大火燉熟爛,去藥袋,調味。飲湯食肉。
功能補益氣血,升提舉陷。主治老年性腎下垂;癥見腰膝酸軟無力,頭暈心悸,失眠耳鳴。
3、枸杞黃芪燉乳鴿:乳鴿1只去毛、內臟后切塊,入枸杞子30克、黃芪20克及適量水,同入燉盅隔水燉爛熟,去藥渣。飲湯食肉。
功能補氣固腎,升陽補血。主治老年性體弱腎下垂;癥見疲倦乏力,腰膝酸軟無力。
4、黃芪白術粥:黃芪30克,白術、柴胡各15克,加適量水煎40分鐘,去渣取汁。用藥汁把粳米100克煮爛粥后食。
功能補氣健脾,升陽舉陷。主治老年性中氣不足,臟器固護無力所致腎下垂;癥見神疲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尤甚。
查看更多關于腎下垂的食療方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