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扁平足鑒別診斷法
時間:2014-12-15來源:求醫網
扁平足作為一種足底常見疾病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患者就診時醫生可根據其發病年齡,患者病史,以及體格檢查、X線檢查等做出正確的診斷。本文詳細介紹一些扁平足的X線檢查判斷細節,以及平底足與扁平足的鑒別方法。
扁平足的X線檢查
本病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X線檢查應負重條件下攝足正側位X線片,主要在足側位片測量足弓的角度改變。
1、沿距、舟、第一楔骨及跖骨長軸中心畫一條直線,再于舟骨中央畫一條與其前后關節面相平等的直線,并與每一條線相交叉。通常足弓兩條線呈直角相交。若病變或韌帶松弛發生在距舟關節,舟骨、第一楔骨及跖骨中軸線與距骨中軸線相互不連續,并在足跖側形成角度,距骨中軸絲經過舟骨跖側1/4處。如果韌帶松弛出現在舟楔關節,距骨中軸線則位于第一楔骨的跖側,而與舟骨中心的垂線直角相交。當通過舟骨中心的直線向前后延長,均位于距骨和第一跖骨的跖側時,表明距舟和舟楔關節均有韌帶松弛。
2、距骨跖屈角:沿足跖側畫一條水平線與距骨中軸線相交。正常值為26.5°±3.5°。當距骨有跖屈畸形時,此角度增大。
3、距舟背跖角:在負重的正位片上,沿舟骨遠端關節畫一平行線,再畫一條距骨中軸線,兩線相交所形成的內側角稱距舟背跖角。正常值為60°~80°。此角>60°表明有距骨移位。
扁平足的鑒別診斷
扁平足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別。當診斷因韌帶松弛所致的原發性扁平足時,應仔細做好鑒別診斷,除外因副舟狀骨畸形,第一跖骨短縮、先天性馬蹄內翻術后并發的扁平足,還要排除神經肌肉性疾病如脊髓灰質炎所致的麻痹性扁平足,以及大腦性癱瘓所致的痙攣性扁平足。
平底足應與扁平足相鑒別:
1、扁平足主要表現為足弓的消失,除此之外,絕大多數患者無明顯不適。少數患者在站立或行走后出現足部疲勞很疼痛。根據病因,可以分為3種類型:
2、柔韌性扁平足:絕大多數扁平足都是柔韌性扁平足,非負重狀態下存在正常足弓,負重后足弓消失。
3、僵硬性扁平足:非負重狀態下足弓底平。多由舟骨、跟骨、距骨等聯合畸形而引起。
4、副舟骨所致扁平足:由于副舟骨的存在改變了脛后肌肌腱的止點位置,這種解剖關系的異常導致足弓底平。
5、平底足足弓低不一定就是平足癥,但平足癥的足弓總是低平的,且有足外翻、彈性消失在久站或行走時有疼痛癥狀。
對于足骨形態異常,肌肉萎縮,韌帶攣縮或慢性勞損造成足縱弓塌陷或彈性消失所引起的足痛的扁平足,患者在發病后要盡快選擇就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給自身帶來更多痛苦。
查看更多關于常見的扁平足鑒別診斷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