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疝的臨床檢查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當患者出現意識不清、噴射性嘔吐、劇烈頭痛及肢體自主活動減少或消失,懷疑患者出現腦疝,應做神經內科常規檢查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詳細檢查如下:
1、體格檢查
(1)詢問家屬,病人是否應用過散瞳或縮瞳劑,是否有白內障等疾病。
(2)腦疝病人如兩側瞳孔均已散大,不僅檢查瞳孔,尚可檢查兩眼提瞼肌肌張力是否有差異,肌張力降低的一側,往往提示為動眼神經首先受累的一側,常為病變側。
(3)腦疝病人兩側瞳孔散大,如經脫水劑治療和改善腦缺氧后,瞳孔改變為一側縮小,一側仍散大,則散大側常為動眼神經受損側,可提示為病變側。
(4)腦疝病人,如瞳孔不等大,假使瞳孔較大側光反應靈敏,眼外肌無麻痹現象,而瞳孔較小側提瞼肌張力低,這種情況往往提示瞳孔較小側為病側。這是由于病側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受刺激而引起的改變。
2、輔助檢查
(1)腰椎穿刺
腦疝病人一般禁止腰椎穿刺。即使有時腰椎穿刺所測椎管內壓力不高,也并不能代表顱內壓力,由于小腦扁桃體疝可以梗阻顱內及椎管內的腦脊液循環。
(2)CT
小腦幕切跡疝時可見基底池(鞍上池)、環池、四疊體池變形或消失。下疝時可見中線明顯不對稱和移位。
(3)MRI
腦疝時可觀察到腦池的變形、消失情況,直接觀察到腦內結構如鉤回、海馬旁回、間腦、腦干及小腦扁桃體。
查看更多關于腦疝的臨床檢查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