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疾病疼痛性眼肌麻痹的診斷標準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疼痛性眼肌麻痹除第Ⅲ、Ⅳ、Ⅵ腦神經,第Ⅴ腦神經第1、2支及眼部癥狀之外,缺少其他客觀體征,所以確立診斷主要依據發病的全部過程、眼部表現及對皮質類固醇治療的反應。崔國義根據Hunt和Smith的診斷意見,綜合國內文獻中報道50余例提出5條診斷標準:
1、疼痛為眼球后部持續性的針刺樣或撕扯樣疼痛,并放射至前額部或顳部。
2、眼肌麻痹除支配眼球運動的第Ⅲ、Ⅳ、Ⅵ腦神經麻痹外,可伴有第V腦神經第1、2支或第Ⅱ、Ⅶ腦神經損害。上述腦神經麻痹可出現于疼痛之前或之后數天。
3、腦CT、核磁共振成像可顯示海綿竇兩側不對稱或竇內密度不正常。頸動脈造影可顯示頸內動脈末端不規則狹窄。實驗室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4、多發于中老年人,癥狀持續數天或數周,可自行消退或治愈,但經過數月或數年可復發。
5、對皮質類固醇治療特別敏感,如應用潑尼松60~80mg/d,48h內應見效。
查看更多關于眼肌疾病疼痛性眼肌麻痹的診斷標準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