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水的檢查診斷方法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1.等滲性脫水實驗室檢查
(1)血液濃縮: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血細胞比容(HCT),血漿蛋白濃度增加,或較基礎值的濃度增加,但失血者出現血液稀釋現象。
(2)紅細胞形態:正常,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均正常。
(3)尿液檢查:尿鈉,尿氯濃度和24h排出量減少,尿相對密度增加。
2.低滲性脫水血液化驗指標
(1)血清鈉濃度:下降,小于135mmol/L,多伴隨低氯血癥,且兩者下降的程度一般一致,血鉀濃度可正常或升高。
(2)血漿晶體滲透壓下降。
(3)血液濃縮: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漿蛋白及血細胞比容均見增高,與基礎值比較,價值更大。
(4)紅細胞水腫:紅細胞內水增加,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大,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降低。
(5)常用尿液化驗指標:
①尿鈉濃度:腎外因素所致者下降,多小于15mmol/L,甚至測不到;腎功能損害,調節機制異常或使用利尿藥的患者尿鈉升高,多大于20mmol/L,在缺鈉的患者應常規檢查尿電解質,因為即使是腎外因素導致的低鈉患者也有可能伴隨腎臟重吸收功能的減退,如老年人,慢性低鉀血癥,應用氨基糖苷類藥物的患者。
②尿氯濃度:與尿鈉濃度的變化一致。
③排出量:腎外因素所致者下降,24h尿鈉和尿氯的排出量明顯減少,甚至測不到。
腎功能損害,調節機制異常或使用利尿劑的患者24h尿鈉和尿氯的排出量仍較高,甚至遠遠超過正常范圍,這是部分患者發生頑固性低鈉血癥的原因之一。
④尿滲透壓和尿相對密度:一般與尿鈉濃度的變化一致,在腎外因素導致低鈉血癥的患者由于電解質吸收良好,滲透壓和相對密度皆非常低;但尿少者多較高(代謝廢物濃縮);而腎臟本身導致者則變異較大,其高低主要取決于水分和溶質的比例,一般與血漿相似。
查看更多關于脫水的檢查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