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預防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4-12-16來源:求醫網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常被稱為“原醛癥”是,腎臟分泌醛固酮過多或皮質腫瘤、增生所形成的病癥。原醛癥是一種繼發性高血壓癥,約占高血壓癥中0.4~2%。發病年齡高峰為30~50歲,女性較男性多見。引起本病最常見的原因為醛固酮瘤,約占原醛癥的60%~80%,大多數為單個腺瘤,左側多見。其次有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又稱為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約占20%~30%。那么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預防方法有哪些呢?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預防方法如下:
本病患者血鉀越低,肌病就越嚴重,因此要避免各種進一步導致低血鉀的誘因,如勞累、服用失鉀性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等)、受冷、緊張、腹瀉、大汗等多種應激。對于并發的腎盂腎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癥候群要積極治療。
一、補充鉀鹽
1、口服鉀:成人預防劑量為10%氯化鉀30~40ml/d(每克氯化鉀含鉀13.4mmol)。氯化鉀口服易有胃腸道反應,以服用枸櫞酸鉀為佳(1克枸櫞酸鉀含鉀4.5mmol)。
2、靜脈輸注氯化鉀:不能口服或缺鉀嚴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濃度為5%葡萄糖液1.0升中加入10%氯化鉀10~20ml,每克氯化鉀必須均勻滴注30~40分鐘以上,不可靜脈推注。補鉀量視病情而定,作為預防,通常成人補充氯化鉀3~4g/d,作為治療,則為4~6克或更多。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二、糾正水和其他電解質代謝紊亂
引起低鉀血癥的原因中,有不少可以同時引起水和其他電解質如鈉、鎂等的喪失,因此應當及時檢查,一經發現就必須積極處理。如前所述,如果低鉀血癥是由缺鎂引起,則如不補鎂,單純補鉀是無效的。
三、去除引起鉀缺乏的原因
如積極治療腹瀉、腎上腺皮質腫瘤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使用潴鉀利尿劑效果好。另外,Bartter綜合征除補鉀外,還可使用潴鉀利尿劑、吲哚美辛等。
溫馨提示:有了上面關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預防方法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該病癥的預防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任何病癥做好預防工作都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患了病也要慌張,選擇正規醫院就醫,早日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預防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醛固酮增多癥治療方法 |
- 醛固酮增多癥病因 |
- 醛固酮增多癥飲食 |
- 醛固酮增多癥專家 |
- 醛固酮增多癥醫院
- 醛固酮增多癥治療指南 |
- 醛固酮增多癥癥狀 |
- 醛固酮增多癥檢查 |
- 視頻 |
- 醛固酮增多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