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原因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確切病因仍未明確,目前公認的危險因素有低出生體重、早產、氧療,其他還有高碳酸血癥、高鈉血癥、低血糖、低血壓、酸中毒、貧血、輸血、高膽紅素血癥、敗血癥、光照、低體溫、腦室周圍出血、動脈導管未閉、應用β受體阻滯藥等。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原因:
1、早產低出生體重視網膜發育不成熟是ROP發生的根本原因,出生體重越低、胎齡越小,ROP發生率越高,病情越嚴重。有人對76例搶救成功的高危新生兒進行眼底檢查,足月兒無一例發生ROP,12例ROP全部為早產兒,平均胎齡為31.75周。
2、氧療近年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和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的出生率較以前增多,這些患兒大多采用過不同方式的氧療。動物模型證實,生后1周的小鼠在75%高氧環境下生活5天,可成功地制備出類似人類ROP的模型。氧療時間越長,吸入氧濃度越高,動脈血氧分壓越高,ROP發生率越高,病情越重。氧療方式與ROP發生密切相關,用CPAP或機械通氣者ROP發生率比頭罩吸氧者高,可能是由于CPAP或機械通氣時FiO2較高。患者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溫箱內過度吸氧史。吸氧時間越長,發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認為是由高濃度給氧后迅速停止,使組織相對缺氧所致,與吸氧時間知短無關(Jacobson,1992)。無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兒血紅蛋白(fetalhemoglobi)氧飽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兒氧分壓(fetalPO2)轉入新生兒氧分壓(neonatalPO2)時的急激發換等導致本病。此外,母體貧血及多胎兒等,亦為本病發病的原因之一。
但并非所有吸氧的早產低體重兒均發生ROP,適當供氧可以不發生ROP。有學者提出ROP的產生與“相對缺氧”有關,即高濃度給氧后迅速停止用氧,將造成組織相對缺氧,從而促進ROP產生,提示動脈血氧分壓的波動對ROP進展起重要作用。
3、其他
(1)種族:白人ROP發生率比黑人高,病情重,原因不清,可能由于黑人的視網膜色素上皮和脈絡膜含黑色素多,可對抗氧自由基的損傷,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2)β受體阻滯藥:有報道母親產前用β受體阻滯藥可致ROP發生率增高。β受體阻滯藥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增加脈絡膜血管緊張性,促進ROP的發展。
(3)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PaCO2過低可致腦血管收縮。同樣亦可致視網膜血管收縮導致視網膜缺血,最終形成ROP。
(4)各種因素所致缺氧、酸中毒(pH<7.25)、貧血、輸血、高膽紅素血癥、高鈉血癥、低血糖、低體溫<35.6℃、動脈導管未閉、腦室內出血、敗血癥、光照、應用黃嘌呤藥物等,均與ROP的發生有關系。
查看更多關于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原因的相關常識>>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治療方法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病因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飲食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專家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醫院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治療指南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癥狀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檢查 |
- 視頻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