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電解質紊亂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4-12-16來源:求醫網
電解質紊亂全稱為水和電解質紊亂,就是因為人體中的鈉、鎂、鉀、鈣等離子不在正常值得范圍,或高或低的情況。常見的水與電解質紊亂的臨床癥狀有高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水腫、水中毒、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高鎂血癥、低鎂血癥等。那么引發電解質紊亂的原因有哪些呢?
電解質紊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電解質紊亂的血清鈉原因
正常值為135~145毫麾爾/升。嚴重肝病時體內常有鈉潴留,但血清鈉測定卻往住降低。這種低血鈉與肝臟能代償不全有一定的關系,低血鈉的程度又往住與預后有關,凡血清鈉低于130微麾爾/升者,常預后不良;而低于125微麾爾/升者治療常不易有效。暴發性肝炎患者發生持續性低血鈉時,常是細胞瀕于死亡的表現,預示病人病情險惡。
2、電解質紊亂的血清鉀原因
正常值為3.5~5.5毫摩爾/升,嚴重肝病患者體鉀儲備顯著減低,病變越重,降低越明顯,臨床表現為“低鉀血癥”。嚴重肝病時低鉀血癥對病人威脅甚大,可成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低鉀血癥除可致嚴重心律失常、肌肉軟癱和麻痹等癥狀外,同時可誘發肝性腦病和腎功能損害。發生低血鉀的主要原因為:1。總熱量攝入不足;2。長期食欲不振;3。肝病腹水時,常伴有繼發性醛固酮增多,加之利尿劑的應用,加重了鉀的排泄,應用高滲糖液也要加強利尿而排鉀。
3、電解質紊亂的血清氯原因
正常值為100~107毫摩爾/升,嚴重肝病時,不少病例發生低血氯。低血氯可引起堿中毒而誘發肝性腦病,在嚴重肝病處理時應引起重視。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統特別是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和機體的物質代謝發生相應的障礙,嚴重時常可導致死亡。因此,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問題,是醫學科學中極為重要的問題之一,受到了醫學科學工作者的普遍重視。
溫馨提示:有了上面對引發電解質紊亂的原因的介紹,想必大家對這種病癥會加以重視,在發現病情后,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查明后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病癥。針對病癥采取相應的措施,早發現早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引發電解質紊亂的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