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痹的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網
濕痹是一種四季皆可發生,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癥。濕痹的發生,與人體質的盛衰、氣候條件和生活環境有很大關系。中醫把濕痹分為三種,分別是風寒濕痹、風痹、寒痹,不同類型有不同癥狀,下面為您介紹濕痹的癥狀有哪些。
濕痹起病較急,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者占85%,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其次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關節少見。關節病變呈多發性和游走性,關節局部炎癥明顯,表現有紅、腫、熱、痛、壓痛及活動受限,持續時間不長,常在數日內自行消退。關節炎癥消退后不留殘疾,復發者少見。
在關節炎急性期患者可伴發熱、咽痛,心慌、血沉增快及C-反應蛋白增高等表鋇,病情好轉后可恢復至正常。
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癥狀。
《證治準繩·雜病》:“濕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
《癥因脈治》卷三:“濕痹之證,或一處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舉,或半身不能轉側,或濕變為熱,熱變為燥,收引拘攣作痛,蜷縮難伸,名曰著痹,此濕痹之證也。宜用通絡開痹片。
查看更多關于濕痹的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