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燒傷的診斷方法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yī)網(wǎng)
化學燒傷的損害程度,與化學品的性質(zhì)、劑量、濃度、物理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的大小,以及當時急救措施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化學物質(zhì)對局部的損傷作用,主要是細胞脫水和蛋白質(zhì)變性,有的產(chǎn)熱而加重燒傷。化學燒傷不同于一般的熱力燒傷,化學燒傷的致傷因子與皮膚接觸時間往往較熱燒傷的長,因此某些化學燒傷可以是局部很深的進行性損害,甚至通過創(chuàng)面等途徑的吸收,導致全身各臟器的損害。
詢問致傷情況,現(xiàn)場急救經(jīng)過。仔細瞭解致傷化學物質(zhì)成份、濃度和毒性,計算燒傷面積和深度:褐紅色而觸之尚軟者燒傷深度較淺,褐色干硬而凹陷或黃白色而軟化者為深度燒傷。全身查體:應注意有無休克,是否合并眼燒傷、吸入性損傷,有無黃疽,呼吸困難,腹痛、血尿精神興奮、嗜睡或昏迷等中毒癥狀。輔助檢查:同熱力燒傷部位。必要時測定毒性化學物質(zhì)的血中含量。
查看更多關于化學燒傷的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