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風熱瘡)
玫瑰糖疹的診斷鑒別
一、診斷
1.根據其典型的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不易復發等特點,不難診斷。
2.中醫病機和辯證
(1)本病多因血熱,復感風邪,內外合邪,熱邪凝滯,郁于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或汗出當風,汗衣濕溻肌膚所致。
(2)中醫辨證分型:
主證:發病急驟,皮疹淡紅色,皮膚干燥,脫細碎鱗屑,有輕重不同的癢感,常有心煩,口渴,性情急躁,大便干燥,小便微黃,舌尖紅,苔薄黃膩,脈弦滑微數。
辨證:血熱內蘊,外感風邪。
根據前驅斑,好發部位,皮疹的形態有典型紅色圈狀游離緣向內的糠狀鱗屑性斑片,皮疹長軸與皮紋平行,不難診斷。
組織病理:表現為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的改變,表皮可見灶性角化不全,輕度棘層增厚,海綿形成和細胞內水腫,真皮淺層有中度血管擴張,水腫和淋巴細胞浸潤。
二、鑒別診斷
1.脂溢性皮炎 無母斑,好發于皮脂腺旺盛處,鱗屑較油膩,若不治療,皮損將持續存在,而不會自行消退。
2.點滴狀銀屑病 發病部位不定,為淡紅色炎性浸潤,上覆銀白色鱗屑,除去后有點狀出血,病程較長,易復發。
3.二期梅毒疹 皮疹呈銅紅或暗紅色,全身分布,手掌及足跖有銅紅色的圓形脫屑性紅斑,梅毒血清反應陽性可確診。
4.體癬 好發于面部或軀干,皮損呈環狀損害,邊緣有小丘疹或水皰,鱗屑中可查見真菌。
5.藥疹 砷,鉍,甲硝唑(滅滴靈)等藥物可引起玫瑰糖疹,有服藥史,病程短,不出現母斑。
6.錢幣狀濕疹 發病部位不定,炎癥明顯,皮損多形,有丘疹,水皰或丘皰疹,傾向濕潤糜爛,自覺瘙癢劇烈。
7.梅毒 斑疹性梅毒損害大小一致,并很快變為淡棕色,無鱗屑或僅有少許鱗屑,有全身淋巴結腫大,血清反應陽性。
8.銀屑病 皮疹好發于四肢伸側及時膝部,有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可見Auspitz征,早期皮疹冬季加重,夏季消退或減輕,病程長,易復發。
9.花斑癬 在軀干部位皮疹排列無特殊性,真菌性接鏡檢陽性。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 友情鏈接:
- 玫瑰糠疹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