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可能并發哪些疾病
時間:2015-03-11來源:求醫網
一、脊髓灰質炎常見并發癥
癱瘓、電解質紊亂、低鈉血癥、心肌炎、高血壓、肺水腫、休克、肺不張、肺炎、風濕性關節炎、腎結石
二、脊髓灰質炎并發癥
(1)水,電解質紊亂:呼吸肌癱瘓患者長期使用人工呼吸機時易導致水和電解質紊亂,高熱,出汗,嘔吐,腹瀉,不能進食及血氣改變皆可引起嚴重生化紊亂,補液過多可引起水腫和低鈉血癥。
(2)心肌炎: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引起心電圖T波,ST段和P-R間期改變,見于10%~20%病例。
(3)高血壓:可由下列因素引起:①缺氧;②由于下視丘受累導致持續性高血壓,進而引起視網膜病,驚厥和神志改變。
(4)肺水腫與休克:發病機制未明,常見于死亡病例的末期。
(5)消化道穿孔與出血:曾觀察到胃和十二指腸的急性擴張,盲腸穿孔,十二指腸,胃和食管的急性潰瘍,整個胃腸道的多發性糜爛伴有大出血和腸麻痹等。
(6)肺不張與肺炎:常見于嚴重延髓性麻痹(第Ⅸ和第Ⅹ腦神經受累)或球脊髓麻痹導致呼吸肌癱瘓或吞咽肌癱瘓,可因氣管切開而加重,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葡萄球菌或革蘭陰性菌,對常用抗生素往往耐藥,化學預防亦無效。
(7)泌尿道感染:常與留置導尿管有關,化療與潮式引流通常無效,由于長期臥床與鈣的動員常導致腎結石并發感染,多飲水,限制含鈣食物,酸化小便,使用水楊酸制劑及早期活動可減低結石發生率。
(8)關節病:在癱瘓病例的恢復期,可發生類似于風濕性關節炎的綜合征,表現為大關節的紅,腫,疼痛和壓痛。
2.發病與發生并發癥的高危因素
(1)年齡,性別與妊娠:男女兒童本病的發病率相等,但男孩癱瘓發生率高于女孩,成年人本病發病率以女性為高,但癱瘓發生率則相等,妊娠期本病發病率較高,病情亦較嚴重,可能與妊娠期免疫受遏制有關。
(2)免疫缺損狀態:在美國,約14%癱瘓型脊髓灰質炎病例發生于接種OPV者及其接觸者,大多數屬于單純B細胞免疫缺損或嚴重混合型免疫缺損綜合征, OPV血清型多為Ⅱ型,在先天性免疫缺損患者中,OPV相關癱瘓病例為正常兒童的10000倍,這種病例的潛伏期較長(口服OPV后30~120天),病程較長,癱瘓期可達數周,可有慢性腦膜炎,并伴有上,下運動神經元混合性癱瘓,出現基底核病變,從糞便中排出病毒持續很長時間。
(3)劇烈運動:在癱瘓前期,劇烈運動與疲勞均可增加癱瘓的發生率與嚴重程度。
(4)注射與創傷:曾經接受過注射或骨折,手術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創傷的肢體容易發生癱瘓,這種相關已被動物實驗性感染所證實,其原因與沿神經播散無關,而與脊髓相應部位血管反射性擴張導致血行性播散有關。
(5)扁桃體切除:曾在近期或遠期切除扁桃體的人,患延髓型脊髓灰質炎的危險性比具有扁桃體的人高8倍,近期切除者,由于病毒可沿損傷的第Ⅸ和第Ⅹ腦神經末梢向延髓播散;遠期切除者則可能與失去扁桃體的免疫屏障而導致病毒迅速播散有關。
(6)遺傳因素:癱瘓型脊髓灰質炎好發于某些家庭,其成員在相隔多年后相繼發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內傳播來解釋,而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在細胞水平,對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易感性是由人第19對染色體的基因所支配的,此外,有證據認為支配遺傳的(h白細胞抗原)HLA抗原影響癱瘓的發生。
查看更多關于脊髓灰質炎可能并發哪些疾病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