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
時間:2015-03-19來源:求醫(yī)網(wǎng)
病毒性肝炎疾病,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發(fā)病時產(chǎn)生嚴重的病癥反應,直接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長期下去會造成形體消瘦,營養(yǎng)不良等,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病毒性肝炎患者宜吃的食品以及食療價值。
蔞蒿的食療價值
利膈,開胃,行水,消寒氣,祛百病。
營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濕熱小便不利、肝炎、風癢疥瘡、黃疽等病癥患者宜食。食用時建議采春季幼苗。
狗尾草的食療價值
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用于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
蓮蕉的食療價值
蓮蕉主治肝病、肝炎、黃疸癥、瘰癘、喉嚨痛、高血壓、各種癌癥配藥,花可治外傷、美顏色。
治肝病:以蓮蕉、白鳳菜、白鶴靈芝、紅竹葉菜、河連豆草、六角英、赤查某、山茼蒿等,加西瓜、蕃茄、荔枝、柿子、柑桔等類水果作精力湯,空腹服用。
治癌癥:以黃蓮蕉或白蓮蕉,加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白刺莧、烏甜仔、赤查某、云南白藥、小麥草、魚腥草等,加甜瓜、西瓜、胡蘿卜和其它水果作精力湯,飯前現(xiàn)作現(xiàn)喝。
治黃疸:用黃蓮蕉、一支香、赤查某、含殼草、桑葉、竹葉菜、番麥須等,加桑椹、西瓜、蕃茄、葡萄柚、柳丁等水果作精力湯,空腹服用,并多吃金針菜,效果佳。
青蒜的食療價值
青蒜中含有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它的辣味主要來自于其含有的辣素,這種辣素具有醒脾氣、消積食的作用。還有良好的殺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因環(huán)境污染引起的疾病。青蒜對于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zhì)的合成,對預防癌癥有一定的作用。
薊片的食療價值
1.預防肝損傷。對肝臟細胞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擋毒性物質(zhì),特別是環(huán)境污染物(農(nóng)藥、重金屬、毒性化學物質(zhì)等)入侵損害肝臟。對於一些急性肝中毒的病癥,水飛薊能有一定的解毒功效。可以明顯減輕酒精過量對肝臟的損傷。
2.調(diào)理肝臟。對肝臟有強化及修護作用。透過刺激蛋白質(zhì)的合成,可促進肝臟細胞修復,助長細胞新生。有明顯的保護和穩(wěn)定肝細胞的作用,用于調(diào)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中毒等病。對肝炎患者癥狀、肝功能均有明顯的改善。
3.可以減低肝臟細胞被游離基破壞的機會,保護肝細胞膜。具有抗輻射的作用。能遏制甲醛引起的腹膜炎。
4.調(diào)節(jié)膽汁的分泌,幫助消化脂肪,同時也可以滋補胃、脾、膽和腎臟。
5.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提供營養(yǎng),減少心血管問題,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膽固醇血癥。
適用人群:肝臟功能失常者、肝炎病患者、肝炎病毒攜帶者、經(jīng)常飲酒者、胃、脾、膽和腎臟功能欠佳者。建議用法:每次2粒,每日1-3次。
綠鰭馬面豚的食療價值
綠鰭馬面豚有滋補強壯、和中開胃、補虛澤膚之功效。將鮮綠鰭馬面豚4兩與木瓜半斤煎服,對產(chǎn)后乳量過少、癥具有一定療效。肝炎患者用鮮綠鰭馬面豚蒸煮后取上層油食之,久服可改善癥狀。
露葵的食療價值
1、清熱解毒,消炎:莼菜的粘液質(zhì)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及多縮戊糖,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能遏制細菌的生長,食之清胃火,瀉腸熱,搗爛外敷可治癰疽疔瘡。
2、緩癌抑瘤:莼菜粘液中的多糖,對實驗動物某些腫瘤有遏制作用,將加入癌瘤毒遺傳基因的B淋巴細胞和致癌物一起培養(yǎng)后,再把莼菜中的成分摻入,結果發(fā)現(xiàn)其對癌瘤毒的活化性有較強的遏制作用。
3、防治貧血、肝炎:莼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它是細胞生長分裂及維持神經(jīng)細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臨床上可用于防治惡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癥。
4、健腦:莼菜中含有豐富的鋅,為植物中的“鋅王”,是小兒較好的益智健體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兒多動癥。
5、提高免疫力:莼菜含有一種酸性雜多糖,它不僅能夠增加免疫器官——脾臟的重量,而且能明顯地促進巨噬細胞吞噬異物,是一種較好的免疫促進劑,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查看更多關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