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網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療原則包括兩個方面:①緩解癥狀:包括心悸、頭暈、氣促、心前區疼痛等,應改善心衰和血流動力學效應;②預防猝死:對無癥狀,如室間隔肥厚不明顯、心電圖正常者,且靜息時無梗阻癥狀、無暈厥史者,可隨訪觀察,毋須特殊治療。治療的目標為解剖癥狀和控制心律失常。
1.一般治療
(1)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即使休息時無明顯梗阻的病人,在情緒激動時或體力勞動時,也可能出現梗阻癥狀或原有的梗阻癥狀加重。
(2)慎用降低心臟前、后負荷的藥物及措施,這點有別于其他心臟病,特別當出現心功能不全時,洋地黃制劑及利尿藥使心室收縮力加強及血容量減少,反可加重心室內梗阻,若心衰時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顫,可以用洋地黃。
2.內科藥物治療
(1)β-受體阻滯藥仍為治療HCM的優選藥物,因本病患者心肌對兒茶酚胺敏感性較高,β-受體阻滯藥可阻斷兒茶酚胺的作用,降低心肌收縮力,并可通過減慢心率,延長心室舒張充盈期,增加舒張期充盈量,減輕左室流出道梗阻,并有預防、治療心律失常的作用。此外,由于β-受體阻滯藥能減慢心率,延長舒張期心室充盈,并通過負性肌力作用減少心肌耗氧量,故能有效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和心絞痛,改善運動耐量,并可防止運動時伴隨的流出道梗阻的加重,尤其適用于梗阻型HCM。
(2)鈣通道阻滯藥:是治療有癥狀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藥物。該藥可選擇性遏制細胞膜Ca2內流,降低細胞內Ca2利用度和細胞膜與Ca2的結合力,減輕細胞內鈣超負荷,減少心肌細胞內ATP的消耗,干擾興奮收縮耦聯,遏制心肌收縮,改善左室舒張功能及局部室壁運動的非同步性,減輕心內膜下心肌缺血,從而有利于減輕左室流出道梗阻,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長期應用可獲良好療效。
(3)心力衰竭的治療:對伴有嚴重心力衰竭癥狀的HCM患者,可在應用β受體阻滯藥或維拉帕米的基礎上適當加用利尿藥,以改善肺淤血癥狀,但因存在心臟舒張功能異常,應注意避免過度利尿,影響心室充盈。
(4)房顫的治療:約20%的成人患者可合并房顫,是HCM的重要并發癥,亦為導致血栓性栓塞、心力衰竭與死亡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房顫時過快的心室率可降低心室的舒張期充盈,減少心排量,從而導致本病惡化,故應積極治療。房顫一旦發生應立即復律,或至少控制心室率,以改善多數患者的癥狀。胺碘酮對恢復及(或)維持竇性心律是有效的,β-受體阻滯藥或維拉帕米亦可有效控制心室率。此外,對慢性房顫或反復陣發性房顫患者還應予以抗凝治療。
(5)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是HCM的主要并發癥,且與疾病的致殘率與死亡率有關,其發生主要是由于左室流出道梗阻,使左心室射血流速高且形成湍流、心室收縮時二尖瓣前向運動與室間隔反復接觸,以及二尖瓣反流等,造成慢性心內膜損傷,構成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生的基礎。贅生物可發生于二尖瓣和(或)主動脈瓣及室間隔與二尖瓣接觸處。
(6)其他:對癥狀明顯且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采用其他干預方式如手術、酒精消融或雙腔起搏治療等,以達到減輕流出道梗阻、緩解癥狀、預防并發癥的目的。
查看更多關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 肥厚型心肌病治療方法 |
- 肥厚型心肌病病因 |
- 肥厚型心肌病飲食 |
- 肥厚型心肌病專家 |
- 肥厚型心肌病醫院
- 肥厚型心肌病治療指南 |
- 肥厚型心肌病癥狀 |
- 肥厚型心肌病檢查 |
- 視頻 |
- 肥厚型心肌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