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的體檢流程
時間:2014-12-23來源:求醫網
每一位準媽媽在懷孕到生產的過程中,都會經歷許多次的孕期檢查。每次檢查的項目卻有所不同。懷孕的準媽媽之所以會如此辛苦,就是希望能生下一個健康又強壯的寶寶。為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小編就為準媽媽們介紹一下孕婦的體檢流程。
孕婦的體檢流程如下:
第一次檢查:(13周之前)尿HCG、婦科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查、血紅蛋白電泳試驗(地貧篩查)。
第二次檢查:(16—18周)產前檢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ABO、Rh)、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3項(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項(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總膽紅素、膽汁酸)、乙肝兩對半、丙肝病毒抗體、梅毒血清抗體、血糖、唐氏篩查項目(包括甲胎蛋白、雌三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第三次檢查:(20—24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包括胎兒產前診斷項目)、胎兒臍血監測和胎盤成熟度檢測。
第四次檢查:(24—28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血糖篩查。
第五次檢查:(28—30周)產前檢查、尿常規、ABO抗體檢測。
第六次檢查:(30—32周)產前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測。
第七次檢查:(32—34周)產前檢查、尿常規。
第八次檢查:(34—36周)產前檢查、胎心監測、尿常規。
第九次檢查:(37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測、血常規、腎功能3項(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項(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總膽紅素、膽汁酸)、胎心監測。
第十次檢查:(38周)產前檢查、胎心監測、尿常規。
第十一次檢查:(39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測、胎心監測。
第十二次檢查:(40周)產前檢查、胎心監測、尿常規。
溫馨提示:有了上面對“孕婦的體檢流程”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相關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小編相信有了以上的知識,各位準媽媽們會更為關注孕期的檢查,同樣也會在孕期檢查是更為便捷。
查看更多關于孕婦的體檢流程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