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的中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1來源:求醫網
1、平復湯適用于鞏固多發性硬化的療效和預防復發。
黃芪、生鱉甲各12~15g,黨參、女貞子、白芍、麥冬、茯苓、生地黃、枸杞子、知母各10~12g,柴胡、黃芩各9~10g,當歸、白術、制半夏各8~9g,炙甘草3~5g,大棗8枚。每周服2~3劑。陸曦等用本方治療30例,堅持平復湯治療者,經3~13年(平均6年)隨訪觀察,結果除2例因外感后各出現1次癥狀反復者,其余均未復發。(陸曦,李智文,王華燕,等.中醫預防多發性硬化復發的研究.中醫雜志,1995<7>:417)
2、健步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57)
組成:黃柏,知母,熟地黃,當歸,白芍,牛膝,豹骨,龜甲,陳皮,干姜,鎖陽,羊肉。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
主治:多發性硬化屬肝腎不足之腰膝酸軟、下肢痿軟、步履艱難者。
用法:每次9g,每日2次。
查看更多關于多發性硬化的中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