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肝病的飲食原則
時間:2015-03-21來源:求醫網
兒童處于成長階段,需要的營養補給是各方各面的,小兒肝炎患者會經常出現大的情緒波動,小兒患肝病后往往表現有明顯的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體征,所以需要家長認真的觀察,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同時小兒肝病患者的飲食應以高蛋白、適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充足的維生素為原則。
小兒肝病的飲食原則
1、菜肴宜清淡,食倡八分飽
飲食不潔或不節,是導致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炎患者或多或少都有消化道功能問題,因此對肝炎患者飲食的總原則應該是營養,清淡,容易消化。急性期可以給予半流質飲食,軟食,恢復期可以給予普通飲食并盡可能是符合患者口味的,在保證營養供給和體力消耗的前提下,以素食為主,新鮮蔬菜,水果應該常吃,對于肉類食品一般不必嚴加限制,只要患者愛吃,味道可口又不會導致腹脹腹瀉即可。另外在進餐時不宜吃太飽,明代《壽世保元》在養生保健歌中有“食唯半飽無兼味”,因此少量多餐,提倡只吃八分飽,對于肝炎患者來說,可以減輕肝臟負擔,改善癥狀很有好處。
2、甜食不宜多,脂肪少量好
過去曾經主張肝炎要多吃甜食以期補充因為肝細胞損傷所導致的糖元供應不足,但是實踐證明,過多的甜食可能增加肝臟的負擔,加重脹氣反酸等癥狀,影響肝功能導致肥胖,甚至出現脂肪肝,糖尿病等并發癥。但是補充適量的糖也是必需的,熱能供給不足會增加體內蛋白質的消耗,不利于肝細胞的恢復和再生。一般來說,每餐能保證二兩主食(大米、面等),則不用再專門補充食糖。當然進食的量還要依據患者具體病情和體質以及活動量適當調整。另外,肝炎患者膽汁合成和分泌均為正常人減少,消化和吸收脂肪功能減弱,吃油膩食物容易腹瀉,但是完全不用油的菜影響食欲,所以,適量的植物油是必要的。
3、足量維生素,蛋白不可少
維生素與肝病的康復密切相關。研究發現,多種維生素直接參與肝臟復雜的代謝反應,肝功能受損患者,維生素的吸收障礙可以導致人體必需的維生素 C、B、E、A、K等的缺乏。因此在食物中保證足量的維生素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可以增強解毒功能,日常食物中的綠色蔬菜,以及番茄、胡蘿卜、動物肝臟等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應適當多吃。除此之外,肝炎患者肝內蛋白質分解加快,嚴重者酶活性異常,蛋白代謝紊亂,如果飲食中的蛋白含量不夠,可引起血漿中的蛋白含量下降。所以應該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一般來說,奶類蛋白產氨最少,為優質蛋白,肝炎患者可多食。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肝病的飲食原則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