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3來源:求醫網
肺炎的治療原則:應用消炎藥物,殺滅病原菌。根據不同的病原菌選用敏感的藥物,早期治療、足療程,聯合用藥。可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方案,同時還應對癥治療,如發熱時給予服用退熱劑,咳嗽應給予化痰止咳藥物。對重癥肺炎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住院治療,首先選用廣譜的強力抗菌藥物。
一、一般護理及支持療法
1、保暖:使皮膚溫度保持在36.5℃左右,早產兒和體溫不升者應置暖箱內。室溫應保持在20℃左右為宜,相對濕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變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營養及水份供應:病情輕者少量多次喂奶,不宜過飽,防止嘔吐及吸入,重癥患兒鼻飼喂奶。應盡量母乳喂養,若人工喂養可根據其消化功能及病情決定奶量及濃度,如有腹瀉者給予脫脂奶,對幼兒或兒童宜供應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種維生素的飲食,恢復期病兒應給營養豐富,高熱量食物。對危重病兒不能進食者,需靜脈補充氨基酸液及內用脂肪和水份。補液量應達每天60~80ml/kg。
3、保持呼吸道通暢:應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氣功能,增加肺泡通氣量,糾正缺氧,減輕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復翻身和體位引流或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藥物氯化銨合劑促痰排出。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聲霧化吸入促痰排出。
4、供氧:酌情采用鼻管、口罩或頭罩給氧。鼻管氧流量0.5L/min,口罩氧流量1~2L/Min,頭罩氧流量5~8L/min,以維持動脈血氧分壓8~11Kpa或青紫消失。如不能糾正低氧血癥,可應用持續氣道正壓呼吸(CPAP)。
5、輸血:危重病兒可少量多次輸血或血漿,每次5~10ml/kg。
1、抗感染藥物的應用
1、抗生素的選擇:針對病原菌選擇用藥。常用抗生素為青霉素、氨芐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及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重癥感染可選用頭孢類抗生素。
(1)肺部革蘭氏陽性球菌感染:肺炎鏈球菌肺炎,青霉素仍為優選。對青霉素過敏者改滴紅霉素。
(2)肺部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一般可用氨芐青霉素或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綠膿桿菌肺炎可用復達欣、菌必治等。
(3)支原體肺炎:多采用紅霉素,療程2周為宜。
(4)對于細菌不明確的肺炎,應根據病情選擇廣譜抗生素,聯合用藥(其中一種應偏重于革蘭氏陰性菌藥物)。
2、抗生素的使用原則:
(1)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藥物。在用藥之前,送支氣管分泌物、血液或胸水等細菌培養(包括厭氧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再根據臨床擬診,采用相應敏感的抗生素,待培養及藥敏試驗有結果后,再考慮是否改藥。
(2)早期治療甚為重要。動物感染金葡菌后,若晚治54小時,即有小膿腫形成。
(3)聯合用藥。如金葡菌、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等宜同時用兩種敏感的抗生素。
(4) 了解兒科呼吸道抗生素的藥物動力學。不同抗生素滲入下呼吸道的濃度不同,例如:氨芐青霉素只有當呼吸道有炎癥時才能增加其滲透力;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在呼吸道的濃度相當高;紅霉素只有靜脈途徑給藥,才能達到對敏感菌所需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氨基甙類抗生素在呼吸道中的濃度幾乎達不到MIC。
(5)足量、足療程。重癥宜由靜脈途徑給藥。
(6)應用某種抗生素,至少觀察3天,無效后才可考慮更換其他抗菌藥物。
(7)用藥時間:應持續至體溫正常后5~7日,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3天。葡萄球菌肺炎較頑固,易復發,故療程宜長,一般于體溫正常后繼續用藥2周。
3、病毒遏制藥物的應用:
(1)利巴韋林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
(2)阿昔洛韋具有廣譜、強效和起效快的特點。臨床用于皰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尤其對免疫缺陷或應用免疫遏制劑者應盡早應用。
(3)更昔洛韋可遏制DNA合成。主要用于巨細胞病毒感染。
(4)奧司他韋為神經氨酸酶遏制劑,對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藥發生率低。
(5)阿糖腺苷具有廣泛的抗病毒作用。多用于治療免疫缺陷患者的皰疹病毒與水痘病毒感染。
(6)金剛烷胺有組織某些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及退熱作用。臨床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
4、激素的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減少炎癥滲出,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血管壁通透性,降低顱內壓,改善微循環。雖然有諸多作用,但此類藥也應避免濫用,因用藥后可使機體免疫力、反應性降低,容易掩蓋原發疾病的性質。
一般肺炎不需要使用激素治療,對于重癥細菌性肺炎,如果病原菌對抗生素敏感,在下列情況下可加用激素:
(1)中毒癥狀嚴重,如出現休克、中毒性腦病、超高熱(體溫在40℃以上持續不退)等。
(2)毛細支氣管痙攣明顯或分泌物較多。
(3)早期胸腔積液,為了防止胸膜粘連也可局部應用。
氫化可的松5 ~?8mg/kg?·次,或地塞米松?0.15?~?0.25mg/?kg·次,加入葡萄糖中靜脈點滴。
注意,小兒肺炎時,應用激素不超過3天,當然是在充分應用有效抗菌藥物治療的前提下使用。對病毒性肺炎,一般忌用。因激素可使病毒擴散,使病情惡化,但遇危重病例或毛細支氣管炎喘憋較重時,也可短期應用。
2、對癥治療
1.鎮靜:煩躁不安或驚厥時用鎮靜藥,如苯巴比妥、安定等。
2.退熱:發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如冰袋等。
3.糾正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主要靠改善通氣糾正,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可酌情使用堿性液。
4.電解質紊亂:及時糾正低血糖或低血鈣。
3、 并發癥治療
1.心力衰竭:采用快速毛地黃制劑。地高辛飽和量0.03~0.04mg/kg,首劑為飽和量的1/3~1/2,余量分2~3次,間隔4~8小時給藥。飽和后12小時可給維持量,維持量為飽和量的1/5,每日分2次給予。同時限制液量及應用速尿等治療。
2.膿胸或膿氣胸:立即抽膿或空氣,并考慮閉式引流術。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肺炎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小兒感染性疾病治療方法 |
- 小兒感染性疾病病因 |
- 小兒感染性疾病飲食 |
- 小兒感染性疾病專家 |
- 小兒感染性疾病醫院
- 小兒感染性疾病治療指南 |
- 小兒感染性疾病癥狀 |
- 小兒感染性疾病檢查 |
- 視頻 |
- 小兒感染性疾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