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科之核醫學的診斷應用
時間:2014-12-25來源:求醫網
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核醫學是很少接觸的,但是醫學上,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是被廣泛運用的。而我們對核醫學科之核醫學的診斷應用是不了解。目前,核醫學科是醫院主要醫技科室之一,核醫學,是一門研究核素和核射線在醫學中的應用及生物醫學理論的學科。
以下介紹核醫學科之核醫學的診斷應用:
這種診斷方法一般具有靈敏、簡便、安全、無損傷等優點,用途非常廣泛,幾乎所有組織器官或系統的功能檢查,都可應用。
一、體外臟器顯像
1、有些試劑會有選擇性地聚集到人體的某種組織或器官。以發射γ射線的同位素標記這類試劑,將該試劑給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機等探測儀器,就可以從體外顯示標記試劑在體內分布的情況,了解組織器官的形態和功能。
2、例如硫化Tc膠體經注射進入血液后,能被肝臟的枯氏細胞攝取,探測儀器在體外的記錄可顯示出肝臟放射性物質的分布,從而可判斷肝臟的大小、形態和位置,肝臟是否正常,有無腫塊等等。這種檢查已成為肝癌診斷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臟器顯像已廣泛用于肝、腦、心、腎、肺等主要組織、器官的形態和功能檢查。
二、同位素臟器顯像
同位素臟器顯像不但反映臟器形態,而且可顯示臟器的生化或生理功能。例如,肝閃爍圖反映肝細胞吞噬功能、腦閃爍圖反映血腦屏障功能、肺掃描則反映肺灌注或通氣功能。閃爍照相還能夠對某一器官連續攝影,使醫生能夠對器官功能和病理變化進行動態觀察。
三、體外顯像
發射計算機斷層儀是體外顯像的一種先進工具。用它可靈敏地觀察到同位素在人體內任一平面的分布,也可以從許多斷層影像重現三維形象。采用適當標記試劑時,連閉上眼睛所引起的腦中一定區域內血流量或葡萄糖代謝的細微變化,都可用此儀器測定出來。它在早期診斷疾病上很有發展前途。
關于核醫學科之核醫學的診斷應用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大家通過介紹可以更多的了解核醫學。核醫學利用核技術探索生命現象的本質和物質變化規律,已廣泛應用于醫學基礎理論研究,其內容主要包括核衰變測量、標記、示蹤、體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顯影等。臨床核醫學是利用開放型放射性核素診斷和治療疾病的臨床醫學學科,由診斷和治療兩部分組成。
查看更多關于核醫學科之核醫學的診斷應用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