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遺尿的中醫治療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網
(一)中醫辯證治療
1.腎氣不足。主證:每于睡中遺尿,醒后方知,尿量多而清,天冷次數增多,面色蒼白,腰痠膝軟,舌質淡、苔薄,脈沉遲無力。
治療:溫腎固澀。
方藥:繭絲子散合縮泉丸。
菟絲子8 克,肉蓯蓉10 克,熟附子5 克,五味子5 克,牡蠣20 克,益智仁6 克,烏藥6 克,山藥15 克。方解:菟絲子、肉蓯蓉、附子溫補腎陽;五味子、牡蠣益腎固澀,以縮小便;益智仁溫補脾腎;烏藥溫化膀胱;山藥健脾。
2.脾肺氣虛。主證:多發于病后,睡中遺尿,尿頻量少,面蒼白、神疲乏力,納呆,大便溏爛,自汗出,舌淡苔薄,脈緩沉細。
治法:培元益氣,佐以固澀。
方藥:補中益氣合縮泉丸加減。
黨參10 克,北芪15 克,白術8 克,當歸5 克,山藥10 克,升麻5 克,金櫻子8 克,益智仁5 克,五味子5 克,芡實12 克,陳皮3 克。
方解:黨參、北芪、白術、山藥、升麻升陽益氣;當歸合諸藥以調補氣血;金櫻子、益智仁、芡實、五味子培元補腎、固澀小便;陳皮調利氣機。
2.肝心郁熱。主證:睡中遺尿,尿臊色黃,寐不安寧,煩躁易醒,性情急躁,手足心熱,唇紅,夜睡汗出,脈弦滑。
治法:瀉肝清熱,導赤清心。
方藥:龍膽瀉肝湯合導赤散。
茅根13 克,龍膽草5 克,生地10 克,枝子6 克,柴胡6 克,木通8 克,黃柏6 克,鉤藤6 克,淡竹葉10 克,甘草5 克。
方解:龍膽草、枝子、柴胡、黃柏、鉤藤以瀉肝清熱;生地、淡竹葉、木通、茅根以導赤清心。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遺尿的中醫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