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癥的康復訓練治療
時間:2015-07-06來源:求醫網
失語癥患者在意識清晰,無精神障礙及嚴重智能障礙的前提下,無視覺及聽覺缺損,亦無口咽喉等發音器官肌肉癱瘓及供濟運動障礙的前提下,卻聽不懂別人及自己的講話,說不出要表達的意思,不理解亦寫不出病前會讀會寫的字句。那么,失語癥如何康復訓練呢?下面教大家幾種方法對待不同種類的失語癥。
運動性失語癥的康復訓練
運動性失語癥的患者,通常都能很好地理解語言,但不能用口語表達,應以語言訓練為主。
(1)發音器官的訓練:先做簡單的張口、伸舌、齜牙、鼓腮動作,再進行軟腭提高訓練,指導患者將嘴張大,教其發a音;舌部訓練,讓患者盡量向外伸舌,反復做伸縮舌運動,由慢到快,逐步提高其運動速度,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再做順向及逆向舔全舌動作;唇部訓練,指導患者反復進行抿嘴、撅嘴訓練。本組患者經1周訓練,均能完成訓練動作。
(2)發音訓練:采用示教—模仿方法,從英語音標元音a-e-i-o-u開始,然后學喉音h、ha,唇音b、p音,舌齒音d、t音。
(3)詞、句訓練:單音訓練1周后逐步訓練患者單詞—詞組—短句發音。從簡單的單詞開始,如“西瓜”、“床”、“雞”、“吃飯”等。適當提示,如說“吃”,患者多會接著說“飯”,最后說出完整單詞“吃飯”;如模仿吃水果動作,誘導患者主動說出“吃蘋果”。
(4)閱讀訓練:經過1~2周時間訓練,掌握一般詞組、短句后即能接受跟讀或閱讀短文的訓練。
(5)書寫訓練:重患者從簡單字開始如“火”、“水”,逐步到單詞—句子;輕患者進行單詞—句子—短文的訓練。這種訓練每天10次,每次10min。
感覺性失語癥的康復訓練
感覺性失語癥的口語及書面語理解困難,應以提高理解能力訓練為主。
(1)聽覺訓練:聲音刺激。讓患者聽廣播、聽音樂、聽他人讀報,每天2次,每次20min,刺激思維,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力。
(2)手勢訓練:通過對患者較熟悉的手勢激發其理解能力。如喝水,護士或家屬做喝水動作,讓患者模仿、重復,9例患者經7周訓練能基本掌握,5例患者不穩定。
(3)實物刺激:讓患者說出所看見實物名稱,護士可適當提醒,反復訓練。
(4)記憶訓練:讓患者回憶印象深刻的往事,對這些問題本組患者大多積極配合,回答較正確。
(5)興趣訓練:從患者興趣愛好著手,如打麻將、唱歌、下象棋等,由于記憶深刻,患者常容易接受。
查看更多關于失語癥的康復訓練治療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