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蟲病(暫無)
絲蟲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人的皮膚長得像橡皮是一種橡皮病,是由于一種絲蟲長期寄生于人的淋巴系統的結果,也叫絲蟲病。這是絲蟲破壞了人體淋巴管的瓣膜,造成淋巴回流困難,由于淋巴液滯留,影響了局部血循環,皮膚及皮下組織因而增生、變厚、粗硬,而形成橡皮腫。如果發生在腿部,腿腫大起來叫大腿瘋;若發生在頸部,腋下就形成一塊大腫瘤。曾有記載,一絲蟲病人陰囊腫達112.5千克。絲蟲病這么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呢?下面介紹幾種預防絲蟲病的常見方法。
1.普查普治:及早發現患者和帶蟲者,及時治愈,既保證人民健康,又減少和杜絕傳染源。普查應以1周歲以上的全體居民為對象,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
2.防蚊滅蚊
3.加強對已達基本消滅絲蟲病指標地區的流行病學監測。在監測工作中應注意:
①對原陽性病人復查復治;對以往未檢者進行補查補治;同時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發現病人,及時治療直至轉陰。
②加強對血檢陽性戶的蚊媒監測,發現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戶為中心,向周圍人群擴大查血和滅蚊,以清除疫點,防止繼續傳播。
寄生在人體的絲蟲,已查明的有8種,如:班氏吳策線蟲、馬來布魯線蟲、旋盤尾線蟲等。在我國僅有前兩種,對人類的危害是很嚴重的。世界衛生組織在70年代估計,全世界感染班氏絲蟲的人數為1.89億,感染馬來絲蟲的人數為2.5億。我國在60~70年代,國內有864個縣市流行絲蟲病,到80年代有150個以上的縣基本上消滅了絲蟲病。
- 友情鏈接:
- 絲蟲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