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癬的臨床常見診斷方法
時間:2015-07-10來源:求醫網
白癬也叫發癬,白癬是頭癬的一種。頭癬是頭皮和頭發的淺部真菌感染,根據病原菌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黃癬、白癬和黑點癬三種。白癬好發于兒童,傳染性較強,易在托兒所、幼稚園、小學校及家庭中互相傳染。主要通過被污染的理發工具傳染,也可通過接觸患癬的貓、狗等家畜而感染。在臨床診斷中,醫師主要根據以下兩種辦法進行診斷的。
1、白癬的主要診斷依據:
白癬可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臨床表現包括查看頭皮及病發的情況,特別是病發、受累頭發的光澤變化、折斷情況和菌鞘。實驗室檢查包括午氏光照射,觀察熒光反映情況;病發光學顯微鏡檢查,觀察真菌與病發的關系,菌體是在發內還是發外,菌絲形狀,孢子大小;病發真菌培養,觀察致病真菌的菌種。綜合分析以上資料,診斷白癬,鑒別其他兼有頭皮皮膚和毛發病變的皮膚病應該沒有困難。
2、白癬的臨床診斷:
白癬亦稱蛀毛癬,在上海地區以羊毛狀小孢子菌為常見,患兒多與貓和狗等動物有接觸史。在常見的小兒聚集的場所中有流行。白癬初起時在頭皮上可見到紅色小丘疹,很快覆蓋灰白色鱗屑。病發根部有一白套樣菌鞘是白癬的特點。頭發在離頭皮0.5厘米左右均勻一致地折斷,留下如水田收割后剩下的稻樁一樣的斷發,斷發松動容易拔出頭皮。
查看更多關于白癬的臨床常見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