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的治療原則
時間:2015-07-13來源:求醫網
什么是口蹄疫呢?得了口蹄疫病應該如何治療呢?治療的時候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所謂的口蹄疫病是一種常見及輕微、但傳染度頗高的傳染病,可由多種的腸道病毒引致,4歲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發病,9月是高峰期。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會導致死亡。
口蹄疫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處理:
(1)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2)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后漱口。
(3)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金霉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涂,疼痛劇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爛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4)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6)玉屏風口服液合板藍根沖劑,連續服用7~10天。
(7)治療口咽部皰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錫類散,任選1種,涂搽口腔患處,1日3次,吹敷口腔患處,或口腔炎噴劑噴患處,每日2次。口腔炎噴霧劑對扁桃體炎效果最為明顯,對小兒口腔炎有**,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霧化劑型易吸收。
(8)口蹄疫皰疹嚴重者,可用如意金黃散、青黛散,任選1種,麻油調,敷于皰疹患處,1日3次。
查看更多關于口蹄疫病的治療原則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