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病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07-13來源:求醫網
由于病變損害皮質,底節,丘腦,小腦,腦干甚至脊髓前角等廣泛中樞神經系統,其臨床表現和病理所見結合,可分出如下臨床病理類型及癥狀:
(1)額頂椎體束型:臨床表現進展性癡呆,肌強直,肌陣攣發作和錐體束征等,即相似于Jakob痙攣性假硬化(spastic pseudosclerosis)。
(2)枕顳視覺障礙型:病變以枕顳葉受累為主,臨床表現視覺障礙皮質盲等,同時進展性癡呆伴有肌陣攣抽搐者,近似于Heidenhain綜合征。
(3)共濟失調型:病理損害以小腦為重,臨床表現小腦性共濟失調,同時有進展性癡呆伴有肌陣攣抽搐癥狀者。
(4)肌萎縮型:病變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如皮質等同時累及延髓球部和脊髓前角細胞,臨床表現進行性癡呆,椎體束征外,突出表現延髓球麻痹和脊髓性肌萎縮等所見者。
(5)全腦或彌漫型:病變廣泛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臨床表現有進展性癡呆伴有錐體束征,錐體外束征和小腦共濟失調等。
(6)變異型海綿狀腦病:包括家族性老年性癡呆等。
另外,國外有人報告經病理證實的瘋牛病158例,作者將其中的152例臨床上分為3型:亞急型137例;中間型12例;肌萎縮型3例。
亞急型中約1/3出現高級神經活動障礙,行為紊亂,伴共濟失調和頭暈,多數患者最初癥狀即為共濟失調,言語困難,視力模糊,視力變形及視幻覺等,全部患者均有癡呆,82%發生肌陣攣,11%有舞蹈-徐動樣多動,迅速出現精神頹廢并發展為去皮質強直,病程短,進展快,通常持續數月死亡,中間型病程為20個月至16年,具有多種臨床表現,肌萎縮型為肢體或腦神經支配的肌肉出現萎縮和乏力,值得提出的是,本型多無肌陣攣及視力減退,癡呆進展緩慢,1~7年后病情迅速惡化,1年之后死亡,強調指出的是即使是肌萎縮型,肌電圖無特征性改變,該型及中間型腦電圖也無特征性改變,其診斷往往取決于病理檢查。
查看更多關于瘋牛病的常見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