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病的檢查診斷方法
時間:2015-07-13來源:求醫網
1.血尿便常規,生化,肝腎功能均無異常所見。
2.腦脊液細胞和蛋白多數在正常范圍,少數病例蛋白輕度升高,雙向電泳可見異常蛋白,但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無陽性反應,利用免疫方法檢測腦脊液中14-3-3腦蛋白,總敏感度為96%,其特異性為80%,值得注意的是對進行性癡呆,而近期無腦梗死的患者,其特異性可高達99%,提示14-3-3腦蛋白測定對CJD具有極高的診斷價值。
3.血清S100蛋白的診斷價值
血清S100蛋白濃度測定,對瘋牛病診斷特異性達到81.1%,敏感性為77.8%,在肯定或很可能是CJD的患者中,血清S100蛋白濃度顯著不同于其他疾病。
4.腦電圖檢查
腦電圖改變被認為是臨床診斷瘋牛病的重要根據,疾病的不同時期,腦電改變也不盡相同,在早期病例腦電圖只表現為輕度異常或α波減少,慢波異常,僅為廣泛存在的非特異性慢波,兩側半球可有若干差別,無特征性意義,病情發展中晚期則出現在低波幅慢活動背景上出現0.5~1s周期性棘波,尖波或三相波發放,構成CJD特征性腦電圖所見;極期則呈現特異性的周期性同步放電(periodic synchronous discharge,PSD),特別連續多次描記腦電特征性所見,對臨床診斷有重要意義。
5.頭顱影像學檢查
通常在早期頭顱CT無異常所見,病情進展快至中晚期可見腦溝變寬,腦室中度擴大,腦萎縮,MRI可見皮質萎縮明顯白質無特殊所見,排除其他各種局灶性腦病,有助于臨床診斷。
6.正電子腦掃描(PET)
可見顳葉代謝率降低或兩半球不對稱。
7.腦活檢
特征性光鏡和電鏡所見對臨床確診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更多關于瘋牛病的檢查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