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綜合征的診斷檢查方法
時間:2015-07-13來源:求醫網
一、肝腎綜合征的診斷:
1.慢性或急性肝病伴進行性肝功能衰竭和門靜脈高壓。
2.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血清肌酐水平>132.6?mol/L或24h肌酐清除率<40ml/min。
3.無休克,進行性細菌感染和當前或最近使用腎毒性藥物的證據,無胃腸道丟失(反復嘔吐或劇烈腹瀉)或腎性體液丟失(外周水腫的腹水患者體重下降>500g/d,持續數天,外周水腫的患者體重減輕>100g/d。
4.在停用利尿劑和以1.5L等滲鹽水擴容后腎功能無持續性改善(血清肌酐下降至132.6?mol/L以下,或肌酐清除率升至40ml/min以上)。
5.尿蛋白<500mg/dl和無尿路阻塞或腎實質病變的超聲檢查證據。
附加標準為:尿量<500ml/d;尿鈉<10mEq/L;尿滲透壓>血漿滲透壓;尿紅細胞數目高倍視野<50;血清鈉濃度<130mEq/L。
二、肝腎綜合征的檢查:
1.少尿:這一表現常較嚴重,偶爾輕微,每天尿量<400~50ml(無尿)。
2.低尿鈉:在大多數患者中,尿鈉水平不到10mEq/L,尿可以是完全無鈉的。
3.低鈉血癥:肝腎綜合征患者不能有效清除水負荷,特別是缺乏利尿治療給予水負荷時,低鈉血癥將逐漸加重。
4.濾過Na:排泄分數低于1%,即腎小管功能是正常的,可以重吸收Na 。
5.尿pH值常呈酸性,除非在堿中毒患者。
6.尿中可有微量蛋白存在,蛋白尿的出現并不提示腎損加劇。
7.血肌酐濃度升高 血肌酐濃度呈進行性升高,但很少達到高水平,在肌肉明顯消耗的患者,血肌酐是反應腎小球濾過率較差的一種檢測手段,隨著時間推移,血肌酐濃度進行性上升,患者常在血肌酐達到10mg/dl前死亡。
查看更多關于肝腎綜合征的診斷檢查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