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蟲病(華支睪吸蟲病 )
肝吸蟲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1、 主方:榧檳湯及疏肝驅蟲湯處方
榧檳湯:榧子30克,檳榔15克。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1療程。
疏肝驅蟲湯:當歸9克,柴胡6克,青皮6克,榧子肉24克,百部15克,檳榔15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1療程。
2、 單方驗方:肝吸蟲一方、二方。
肝吸蟲一方:黨參、茯苓、白術、扁豆各12克,山藥15克,郁金10克,檳榔、使君子各25克,甘草5克。肝吸蟲二方: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炒榧子、檳榔各25克。
用法:先服一方:每日1劑,連服3~4日;再服二方,服法同上,連服5~7天為1療程。第1療程未愈者,可進行第2療程。感染輕者,一般服1~2療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至3療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療程。
3、肝吸蟲病是由于血吸蟲寄生于人體門靜脈系統所造成肝、腸道損害,是具有嚴重危害的地方性傳染病。
感染污水,肝吸蟲進入人體是外因,脾胃虛弱是內因。病在血分。治療宜健脾和胃,涼血殺蟲。在具體治療中,以復方調治整體,根據具體病情,采用健脾和胃,滋補肝腎,涼血利濕之品。以單味藥治療局部,即以鴉膽子清熱、燥濕、殺蟲。鴉膽子不僅可用于治療肝吸蟲,而且對各種痢疾、滴蟲性腸炎都有較好療效。用其研粉裝膠囊吞服,每次飯后1粒,日服3次,未見毒性反應和不良反應。取明礬味酸入肝,能祛痰燥濕、消瘀化濁、解毒,配合鴉膽子殺蟲,有較好協同作用。具體用法是明礬30克、鴉膽子15克(去皮)研粉,裝1號膠囊,每次飯后一粒(約合明礬365毫克、鴉膽子183毫克),日服3次。
4、針灸治療
針刺耳朵相應肝、膽、脾、胃穴位。食欲不振者加胰膽、脾;肝區疼痛加神門、皮質下;腹脹者加皮質下、胰膽、大腸;失眠者加神門、心、皮質下。每次選4~6穴,留針1個小時,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 友情鏈接:
- 肝吸蟲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