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病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07-14來源:求醫網
高血壓腦病是一種突發病急病,往往另發病患者不知所措。高血壓腦病呈急性起病,發展迅速,在原有高血壓病的基礎上,血壓進一步升高。一般舒張壓高于16千帕(120毫米汞柱),平均動脈收縮壓20—27千帕 (150—200毫米汞柱),或者突然血壓升高的幅度收縮壓>7干帕(53毫米汞校),舒張壓>4干帕(30毫米汞柱),即可發生高血壓腦病。
高血壓腦病的臨床癥狀表現如下:
一、顱內壓增高:由腦水腫引起?;颊邉×翌^痛,噴射性嘔吐,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動脈痙攣并有火焰樣出血和動脈痙攣以及絨毛狀滲出物。
二、動脈壓升高:原來血壓已高者,在起病前,再度增高,舒張壓達16Kpa以上,平均動脈壓常在20。0~26。7kpa之間。
三、陣發性呼吸困難:由于呼吸中樞血管痙攣,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四、意識障礙:可表現為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錯亂亦有發生。
五、癲癇發作:可為全身性局限性發作,有的出現癲癇連續狀態。
六、其它腦機能障礙的癥狀:如失語、偏癱等。失語是指與語言功能有關的腦組織的病變,如腦卒中,腦外傷、腦腫瘤、腦部炎癥等,造成患者對人類進行交際符號系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損害,尤其是語音、詞匯、語法等成分、語言結構和語言的內容與意義的理解和表達障礙,以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語言認知過程的減退和功能的損害。失語不包括由于意識障礙和普通的智力減退造成的語言癥狀,也不包括聽覺、視覺、書寫、發音等感覺和運動器官損害引起的語言、閱讀和書寫障礙。 有些患者表現出對某些語義范疇詞匯的聽理解較好,而對另一些范疇詞匯聽理解較差,如字母、數字、顏色、軀體部位名稱可有選擇性的損害。通常是基半球外側裂周圍語言區的局限性損害。語義聯系與語義知識的部分保留,在臨床上,患者雖不能精確地理解詞義,但能夠把該詞歸于某一范疇,存在語義性聯系。
查看更多關于高血壓腦病的臨床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