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有哪些癥狀
時間:2015-07-20來源:求醫網
一、矽肺常見癥狀
呼吸困難、啰音、呼氣音延長、肺間質纖維化
二、矽肺臨床表現
1、矽肺患者一般在早期可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隨著病變發展,癥狀增多,主要表現如下:
依接塵濃度,矽塵含量及接塵年限分為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二者之間的加速性矽肺等三種臨床類型。
矽肺患者病程早期,往往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即使X線胸片上已有較明顯的征象,仍可無表現,僅在定期體檢或因其他原因作胸部攝片時才被發現肺部已有典型矽結節改變,甚至已達到Ⅱ期矽肺的改變。隨著病情進展或有合并癥,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癥狀,癥狀輕重與肺內病變程度往往不完全平行。
(1)呼吸困難:為逐漸出現緩慢進展的呼吸困難,以活動后為甚。首先病人感出氣不暢或胸部壓迫感,在用力時,其后在稍為用力時出現,在休息時很少有類似癥狀,多由于肺纖維化特別是合并肺氣腫所致,也可由于合并感染引起。氣急的存在和嚴重程度和肺功能損害的程度以及X線表現不一定平行。晚期患者呼吸困難可極為嚴重,輕微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感氣短,不能平臥。
(2)咳嗽、咳痰:有吸煙史者,可伴有咳嗽、咳痰等支氣管炎癥狀,咳嗽主要在早晨,有時日夜間斷發生,后期常有持續性的陣咳,可能由于氣管和支氣管內神經感受器受矽結節塊的刺激所致。無痰,或僅少量黏痰,在繼發感染時可出現膿性痰,咳嗽加重。單純性矽肺咯血者少見。一般無哮鳴,除非合并有慢性支氣管炎或過敏性哮喘時,但有些病人由于氣管狹窄、扭曲和因纖維化而固定,特別是晚期患者或用力呼吸時出現。
(3)咯血:偶有咯血,一般為痰中帶血絲,合并結核和支氣管擴張時,有反復咯血、甚至大咯血。
(4)胸悶、胸痛:多為前胸中上部針刺樣疼痛,或持續性隱痛,常在陰雨天或氣候變化時出現,與呼吸、運動、體位無關。
(5)全身損害狀況:不明顯,除非合并肺結核或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休息時有氣急者應懷疑伴有嚴重肺氣腫或肺外疾病的可能。除呼吸道癥狀外,晚期矽肺患者常有食欲減退,體力衰弱,體重下降,盜汗等癥狀。
2.體征 早期矽肺多無體征,晚期患者可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體征:如桶狀胸,叩診呈過清音,聽診呼氣音延長,呼吸音減弱等,合并感染時兩肺可聽到干濕啰音,晚期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時可見到一系列相應體征。
三、矽肺診斷
診斷應依據:①粉塵接觸史,包括原料和成品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生產環境中粉塵濃度、粉塵顆粒大小、生產操作方法和防護措施(包括個人防護);②患者詳細職業史和過去健康情況;③臨床癥狀、體征和X線檢查;④同工種工人既往和目前發病情況。
1、X線檢查 目前矽肺診斷,除上述依據外,主要根據X線胸片表現。我國于1986年12月公布了《塵肺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其中塵肺X線診斷標準,適用于國家法定的各種塵肺,其具體標準如下:
1)無塵肺(代號0)
(1)0無塵肺的X線表現。
(2)0+X線表現尚不夠診斷為"I"者。
2)一期塵肺(代號I)。
(1)I有密集度1級的類圓形小陰影,分布范圍至少在兩個肺區內各有一處,每處直徑不小于2cm;或有密集度1級的不規則形小陰影,其分布范圍不少于兩個肺區。
(2)I+小陰影明顯增多,但密集度與分布范圍中有一項尚不夠定為"Ⅱ"者。
3)二期塵肺(代號Ⅱ)
(1)Ⅱ有密集度2級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小陰影,分布范圍超過四個肺區;或有密集度3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達到四個肺區。
(2)Ⅱ+有密集度為3級的小陰影,其分布范圍超過四個肺區;或有大陰影尚不夠為"Ⅲ"者。
4)三期塵肺(代號Ⅲ)
?、笥写箨幱俺霈F,其長徑不小于2cm,寬徑不小于1cm。
Ⅲ+單個大陰影的面積或多個大陰影面積的總和超過右上肺區面積者。
在使用上述標準時,應根據下列各種概念:
(1)肺區劃分法:將肺尖至膈頂的垂直距離等分為三,用等分點的水平線將每側肺野分為上、中、下三區。
(2)小陰影:是指直徑或寬度不超過1cm的陰影。它可分為兩型:①類圓形(R),形態呈圓形或近乎圓形,其邊緣整齊或不整齊;②不規則形(IR),指一群粗細、長短、形態不一的致密陰影,它們可以互不相連,也可以雜亂無章地交織在一起,表現為網狀,有時呈蜂窩狀。兩型小陰影均可按其大小或粗細分別稱為p(直徑約1.5mm以下),q(直徑約1.5~3mm),r(直徑3~10mm);不規則形者分別稱為s(寬度約1.5mm以下),t(寬度約1.5~3mm),u(寬度約3~10mm)。
(3)小陰影密集度:是指一定范圍內小陰影的數量,它可分為3級:
類圓形小陰影密集度:
1級 肯定的、一定量的類圓形小陰影。肺紋理清晰可見(如為p,即直徑2cm范圍內約有10個上下)。
2級 多量的類圓形小陰影,肺紋理一般尚可辨認。
3級 很多量的類圓形小陰影,肺紋理部分或全部消失。
不規則形小陰影密集度:
1級 相當量的不規則形小陰影,肺紋理一般尚可辨認。
2級 多量的不規則形小陰影。肺紋理通常部分消失。
3級 很多量的不規則小陰影,肺紋理通常全部消失。
密集度與范圍判定方法 要對各個肺區出現的全部小陰影的密集狀況進行綜合判定:1.判定肺區要求小陰影占該區面積的三分之二;2.分布范圍即出現有小陰影的肺區數;3.以大多數肺區內密集度為主要判定依據;4.以分布范圍不少于兩個肺區的較高級別密集度為主要判定依據。
(4)大陰影:指最長徑1cm以上的陰影。不夠定為"Ⅲ"的大陰影是指:①小陰影聚集,尚未形成均勻致密的塊狀影;②塊影未達到2cm×1cm者;③出現"斑片條"或"發白區"。
(5)胸膜改變(包括增厚、粘連、鈣化)、塵肺合并癥或其他疾病(如類風濕塵肺),則均有相應代號記錄。
(6)關于各期(+)為了有利于病情的動態觀察,在各期內分別增加0+、Ⅰ+、Ⅱ+、Ⅲ+,并非獨立分期。
對于矽肺來說,接觸含矽量高和濃度大的粉塵時,往往以圓形和類圓形陰影為主,最早出現在兩肺中下野的內中帶,并逐漸向上擴展;也有首先出現在兩上肺的。在含矽量低或吸入混合性塵的情況下,多以類圓形陰影為主(即所謂網狀陰影)。矽肺的大陰影是局部陰影增多、密集、最后融合,常見于兩肺上野外帶,輪廓清楚,兩肺對稱呈"翼狀"或八字形。融合塊向內向上收縮,使肺門牽拉移位。肺門陰影常增大、增密,有時出現淋巴結"蛋殼樣鈣化",是淋巴結包膜下鈣質沉著所致。肺紋理增多、增粗。
2、實驗室檢查 矽肺一般常規檢查無特殊意義。血清蛋白己糖、氨基己糖、粘蛋白、免疫球蛋白、銅藍蛋白以及尿羥脯氨酸等常有增高趨勢,但大多為非特異性,正常范圍波動又大,其臨床價值不大。
3、肺功能測定 因肺組織代償功能很強,早期患者肺功能損害不明顯。隨肺纖維組織增多、彈性減退,肺活量減低。隨病情進展,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及最大通氣量也減少,殘氣量及其占肺總量比值增加。肺氣腫越嚴重,這些改變也越明顯,且引起彌散功能障礙。靜息時動脈血氧分壓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肺功能測定在診斷上意義不大,但可作為矽肺患者勞動能力鑒定的依據。
查看更多關于矽肺有哪些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