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爛喉痧)
不同類型猩紅熱的癥狀表現
在日常生活當中猩紅熱這種病癥,我們都不是很了解,患上這種病癥也是讓人非常煩腦的一件事情,這種病癥多發于嬰幼兒身上,對于孩子來說患上猩紅熱這種病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那么猩紅熱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下面我們為大家來介紹下。
(一)普通型
潛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長7天。起病急驟,發熱,體溫一般38℃~39℃,重者可達40℃以上,嬰幼兒起病時可能產生驚厥或譫妄。患兒全身不適,咽痛明顯,影響食欲。咽及扁桃體顯著充血,亦可見膿性分泌物。舌質紅,乳頭紅腫如草莓,稱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皮疹于24小時左右迅速出現,最初見于腋下、頸部與腹股溝,1日內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為彌漫針尖大小的猩紅色小丘疹,觸之如粗砂紙樣,或人寒冷時的雞皮樣疹。疹間皮膚潮紅,用手壓可暫時轉白。面頰部潮紅無皮疹,而口周圍皮膚蒼白,稱口周蒼白圈。皮膚皺折處,如腋窩、肘、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色深紅,其間有針尖大小之出血點,形成深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見黏膜疹,充血或出血點。病程第1周末開始脫屑,是猩紅熱特征性癥狀之一,首見于面部,次及軀干,然后到達肢體與手足掌。面部脫屑,軀干和手足大片脫皮,呈手套、襪套狀。脫屑程度與皮疹輕重有關,一般2~4周脫凈,不留色素沉著。
(二)其他類型
1.輕型: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癥狀,往往至出現典型的皮膚脫屑時,才取得回顧性的診斷。患者可有低熱1~2天或不發熱,皮疹隱約可見,出疹期很短,無楊梅舌。發病后1~3周皮膚脫屑或脫皮。
2.中毒型:起病急驟,體溫可高至40.5℃以上。全身中毒癥狀明顯,頭痛、驚厥、嘔吐、為常見癥狀。咽扁桃體炎癥嚴重。有明顯紅斑疹。如合并膿毒癥狀,甚至發生休克,危險性很高。
3.外科型:鏈球菌經皮膚或黏膜傷口感染時,可有局部急性化膿性病變,皮疹從創口開始,再發展到其他部位皮膚。無咽炎和楊梅舌。
對于猩紅熱這種病癥,以上給我們做了相關的介紹,想必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著孩子的健康,如果發現有以上癥狀請及時到有關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要多了解一些關于猩紅熱的預防知識,避免這種病癥的困擾。
- 友情鏈接:
- 猩紅熱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