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瀉有哪些檢查方法
時間:2015-08-07來源:求醫(yī)網(wǎng)
乳糜瀉主要病理改變在空腸粘膜,絨毛縮短、增粗、萎縮變平;上皮細胞變性為低立方形,電鏡下見微絨毛(刷緣)融合、模糊、分段、固有層有大量淋巴細胞與漿細胞浸潤。腸粘膜細胞中的雙糖酶、二肽酶(dipeptidase)及脂酶(esterase)減少,腸液分泌減少。因而影響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現(xiàn)脂肪瀉。乳糜瀉可行實驗室檢查進行詳細診斷,具體方法詳見以下介紹。
乳糜瀉有哪些檢查方法的介紹如下:
一、貧血、低蛋白血癥
約70%乳糜瀉患者出現(xiàn),貧血可為巨細胞性、小細胞性或混合性。
二、免疫改變
C3C4降低,血清IgA升高或正常,IgA減少,抗麥膠抗體陽性,麥膠白細胞移動遏制試驗陽性。
三、糞脂測定及脂肪平衡試驗
四、D木糖試驗
五、胃腸鋇餐檢查
可見空腸中段、遠段彌漫性擴張、皺襞腫脹或消失,呈雪花樣鋇斑,鋇劑通過小腸時間延長等可提示診斷。并可排除繼發(fā)吸收不良的原因。
六、小腸粘膜組織檢查
乳糜瀉病變具有特征性。
查看更多關于乳糜瀉有哪些檢查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