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鼓膜穿孔)
耳膜穿孔的診斷鑒別方法
耳膜穿孔主要分為外傷性(直接或者間接外力作用)耳膜穿孔和炎性耳膜穿孔,前者如鈍性工具(包括掌、拳等)打擊、顱底骨折、爆炸、挖耳不慎、針刺、燙傷甚至昆蟲入耳均可引起。耳膜穿孔是一種由暴力案件,交通事故,或氣壓改變所致的中耳創(chuàng)傷,祖國醫(yī)學屬“耳門漏管”范疇。耳膜穿孔在法醫(yī)臨床學鑒定中經(jīng)常遇到,能夠引起耳膜穿孔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為外傷性(直接或者間接外力作用)耳膜穿孔和炎性耳膜穿孔,前者如鈍性工具(包括掌、拳等)打擊、顱底骨折、爆炸、挖耳不慎、針刺、燙傷甚至昆蟲入耳均可引起,此處討論的外傷性耳膜穿孔主要指間接外力作用所致的外傷性耳膜穿孔,炎性耳膜穿孔主要見于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所引起。
一、耳膜穿孔診斷要點為:
(1)有耳部或頭部受傷史;
(2)伴耳痛、耳聾、外耳道少量出血;
(3)形態(tài)符合外傷性穿孔特點:穿孔多位于緊張部,呈裂隙狀、三角形、不規(guī)則形等,穿孔邊緣銳利、外翻,附有血痂;
(4)聲導抗檢查不能引出鼓室圖,或傷耳呈B型曲線但外耳道容積明顯大于健耳;
(5)排除中耳炎所致穿孔。聲導抗和耳內(nèi)鏡檢查可以客觀真實的反映耳膜穿孔的形態(tài)特征,能為外傷性耳膜穿孔的法醫(yī)學鑒定提供客觀依據(jù)。
二、耳膜穿孔應(yīng)與中耳炎相鑒別: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jié)構(gòu)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shù)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癥,尤其好發(fā)于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常見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及膽脂瘤型中耳炎和氣壓損傷性中耳炎。
- 友情鏈接:
- 耳膜穿孔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