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炎的檢查方法
時間:2015-08-07來源:求醫網
1.上頜竇內窺鏡檢查:該項檢查是診斷上頜竇病變的最新方法,由Messerklinger等人于70年代應用于臨床,可在冷光源照明下于竇內取病理活檢,或者攝片、錄象,可克服檢查的盲目性,提高診斷率。
2.鼻鏡檢查:注意中鼻甲有無肥大或息肉,中鼻道有無阻塞及膿性分泌物,鼻中隔有無偏曲。再用1%麻黃素棉片收縮鼻粘膜,然后做頭位試驗,使患側上頜竇居上,數分鐘后觀察患側中鼻道有無膿液流出。
3.X線攝片:取鼻頦位water位,觀察兩側上頜竇的密度,與眼眶密度相對比,大于眼眶密度者表示陰影模糊,應懷疑粘膜增厚或竇內有膿性分泌物,應進一步檢查。
4.上頜竇造影:在上頜竇沖洗后,將碘油2ml注入竇內,變換頭位,再行X線攝片,觀察粘膜有無增厚和息肉,以及竇內腫瘤、囊腫和竇腔其他情況,粘膜厚度在3mm以上者為增厚。
5.粘膜清除功能試驗:在碘油造影后第4天再行攝片檢查,粘膜清除功能正常者碘油應已排空,若仍有碘油潴留在上頜竇內,表示粘膜失去清除功能。
6.上頜竇口阻力測定:上頜竇穿側,向竇內注水,當液體平穩流出時,測量測壓管的水柱壓力。若經沖洗注藥3~4次后竇口阻力仍在6kPa,需行手術治療。
7.組織病理檢查:上頜竇炎病期長短不一,病理變化也不一致,可分息肉、乳頭、濾泡、腺體各和纖維五型。
有人群均易發生急性上頜竇炎,低齡、年老體弱者更多見。該病影響病患的生活質量,可能會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嚴重者有可能引起眼眶、顱內并發癥。
查看更多關于上頜竇炎的檢查方法的相關常識>>